1997年龙永图与美谈判, 美方: 中国肉只能做狗食, 龙永图如何回应

历史有小狼2024-09-25 13:32:48  110

1997年,中美贸易谈判的会场气氛一度紧张到令人窒息。在这场关于肉类进口流程的谈判中,双方已经僵持了数小时。美国代表态度强硬,坚称美国的肉类产品不需要经过中国的二次检疫,这让谈判陷入僵局。然而,真正点燃火药桶的是美方代表的一句轻蔑言论:“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看到的肉,连做狗粮的标准都达不到。”这句话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面对这种明显带有侮辱性的言辞,龙永图会如何应对?是愤然离席,还是强硬回击?

早年求学及国际视野的开拓

1965年春,贵州大学的校园里弥漫着激动人心的气息,毕业季将近,学生们纷纷准备迈向新的生活阶段。在这群年轻人中,龙永图以其出色的成绩和扎实的英语基础在英文系毕业典礼上颇受瞩目。

毕业后,不甘心只在国内发展的龙永图,怀揣着对国际舞台的渴望,决定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深造。在认真考察和准备后,他选择了世界知名的伦敦经济学院,那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学术资源。

1973年秋,龙永图远赴英国,开始了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学习生涯。伦敦的学术环境开放而充满活力,他在那里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和前沿的经济学理论。课堂上,教授们经常组织激烈的讨论,涉及到国际贸易、经济政策与全球市场等多个方面。

伦敦经济学院的图书馆成了他的另一个战场,龙永图花长时间梳理和研究大量的经济数据,从书本到实际案例的转换训练了他的实操能力。

联合国及外交生涯的起步

1978年,龙永图被派驻至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那里,他负责处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议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纽约工作的日常,龙永图常常出席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和研讨会,代表中国发表意见,维护国家利益。工作中,他经常与其他国家的代表进行紧密的协调和磋商。

1980年,龙永图的职业轨迹发生了转变,他加入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纽约总部。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他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国际发展和援助项目,涉及贫困减缓、技术交流和经济援助等领域。在这里,龙永图负责制定和推进多个国家的发展计划,这些计划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受援国的发展水平。

1985年至1986年间,龙永图被任命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朝鲜的副代表。在朝鲜,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与朝鲜政府合作,推动多项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农业发展、教育改进以及卫生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朝鲜工作期间,他常常需要与当地政府官员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他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工作会议,详细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和遇到的挑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外经贸部的重要角色及复关谈判

1986年,龙永图结束了多年在国际组织的工作,返回国内,开始担任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这一职务让他进入到中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核心圈子,主要负责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交流。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际技术和经济的合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龙永图主要参与组织和协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活动。他频繁接触外资企业和国际经济组织,积极推动技术引进和合作。他还组织了多次国际经济论坛和技术研讨会,邀请外国专家来华交流,介绍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和技术成果。

1992年,龙永图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他被任命为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直接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复关谈判。

复关谈判的难度不言而喻,它涉及到关税、市场准入、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多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作为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龙永图负责与多个国家的贸易代表进行艰难的谈判,尤其是与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谈判更是异常激烈。

在谈判过程中,龙永图经常带领中国代表团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代表进行面对面的磋商。每次谈判前,他都要与团队一起准备大量的资料,分析对方国家的贸易政策和立场,制定详细的谈判策略。在面对对方的强硬要求时,龙永图往往会冷静地通过数据和事实说话,逐步让步的同时坚守底线,确保中国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中美贸易谈判的挑战与突破

1997年,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围绕肉类进口流程中的检验和防疫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美方坚持认为,他们的肉类产品已经在美国通过了严格的检疫程序,不需要再在中国进行重复检验,这意味着美国产品应该获得自动准入。然而,中方出于安全考虑,坚决主张保留对进口肉类的检疫权,认为这是维护国内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手段。双方的立场针锋相对,谈判因此陷入了僵局。

谈判场面一度变得非常紧张。美方代表认为中国的要求毫无必要,甚至带有轻视态度,试图通过强调美国检疫体系的“完美性”来压制中方的坚持。他们还进一步提出,已经实地调查过中国的市场,认为中国的肉类质量远不如美国,有些产品甚至“连做狗粮的检疫标准都无法达到”。

作为中方代表的龙永图,对美方的言论反应迅速。他当即做出明确而果断的回应,直接指着会议室的门,要求对方立刻离开并为这番言论道歉。美方代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为了让谈判有一个回旋的余地,美方的另一名代表试图缓和局势。他试图解释道,所谓“狗粮”的说法并不是对中国的侮辱,而是因为在美国,狗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几乎与人一样受到重视。这番解释虽然勉强,但总算让谈判暂时得以继续。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美方代表不得不做出口头道歉,承认此前的言辞不当,同时依然坚持美国的检疫体系是世界一流的。龙永图则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继续坚持中方立场,强调中国有权自主决定检疫标准,确保进口产品符合国内的安全需求。美方在此之后不得不作出一定让步,同意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磋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9年11月15日,经过多年艰难的谈判,中国与美国终于达成了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协议。在1999年这一天,长达十五年的复关之路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后续影响及政策建议

进入21世纪后,龙永图的职业生涯虽然从一线的国际谈判桌上转向更多的政策建议和智库工作,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强劲。作为中国经济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他的意见和建议对许多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在中国(南京)城市运营及区域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龙永图再一次展现了他对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他的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这个论坛上,龙永图的发言重点围绕如何解决中国持续攀升的房价问题。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普通百姓买房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但关于如何有效控制房价,意见分歧较大。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龙永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主张政府应该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作用。

龙永图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力量调节,政府应当肩负起更多责任,尤其是在提供住房资源方面。他明确表示,政府应该承担至少2/3的住房供应,保障普通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需求,而不是让开发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这个观点在当时颇具前瞻性,因为大多数人仍然相信房地产市场应该由市场自由调控,但龙永图看到了这一模式的局限性,认为政府干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论坛的讨论环节,龙永图的观点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与会者,包括开发商、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对他的提议发表了看法。一些开发商认为,市场需求决定价格,而龙永图的建议可能会抑制市场活力。但龙永图反驳道,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范围,过度依赖市场机制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他强调,房地产市场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满足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需求,而不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此外,龙永图还特别提到了土地供应的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当将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优质地段保留给普通百姓,而不是只让开发商建造高档住宅。他认为,富人可以选择在郊区购买豪宅,而普通人更需要的是交通便捷、价格合理的住房。这个观点引起了政府官员的共鸣,因为龙永图提出的调控思路与当时部分地方政府的实践相契合,即通过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来缓解房价压力。

虽然他的观点在当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城市开始逐步推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加强。

参考资料:[1]司思.龙永图:致力于中国崛起[J].中国经贸,2007(3):22-24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30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