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万众期盼的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终于粉墨登场,一出来就是大手笔,王炸。
降息降准同步进行,调低二套房贷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撑下,股市全线飘红,大A直接回跳100个点一步回到2800点以上。
中国之所以现在才选择进行大规模经济宽松政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疫情结束时间比相比全球晚了约两年。
这两年十分关键。
本来疫情结束后,经济有一个自然恢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宏观政策应该积极配合经济恢复重建,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像欧美国家,当时都把利率降到了零利率的水平。同时央行大规模放水刺激。
因为放水太多,这必然导致了欧美国家物价上涨,通胀飙升。美国的通胀甚至达到了8%以上。
但经济基本面,也被稳住了。
这个时候,欧美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在美联储的带领下,纷纷进入加息周期,稳住通胀。
由于欧美国家的这个宽松救市和加息抑制通胀,基本是步调一致进行的,共同进退,所以不会有大问题。
但我们不同。
我们的节奏与欧美国家不一样。由于我们以民众健康为中心,我们的疫情放开晚了两年,避免了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但导致的问题也很明显。
就是我们的经济节奏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脱节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结束疫情,准备实施宽松政策进行经济恢复的时候,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开始步入加息周期了。
这对我们有重大影响。
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美元加息导致全球美元回流美国,美国的加息紧缩政策,不仅影响美国自身,还会对全球所有的经济体形成虹吸效应。
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宽松政策恢复经济时,美国正好在加息。那这种相反的作用,会极大地冲淡我们宽松政策的效果。
我们宽松政策释放很多流动性,美国加息吸走了这些流动性,导致我们的经济恢复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里需要搞清楚一个逻辑关系。
就是美国的加息和降息,它的本意,不是要为难其他经济体,不是为了要拉爆中国经济才加息,为了救中国经济才降息。这是典型的阴谋论了。
但是,美元加息,它必然导致的效果,就是美元回流,它客观上会对冲削弱我们的经济宽松政策。而现在美元降息,那么美元流动性也必然重新回到全球市场,给不同的经济体都带来暖流。这都是客观现实,不以美国的善恶为转移。
所以,当时美元还在加息周期的时候,由于我们再怎么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都会遭到美国的反向操作,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而一直只是进行经济托底救市。
所以之前大家的感受都是,政府救市都只是吊着一口气,只要还活着,就行,只要不崩盘,就行。全都是修修补补,零敲碎打的行为,没有彻底去救。
不是因为不想救,而是外部环境还不具备,美元还没有进入降息周期,我们越救市,越表明我们信心不足,美国就越会进行反向操作,让我们的政策工具箱用完。
而如果我们越坚持,等到美国等不下去了,必须救自己的经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与美国同步,同时进入宽松周期,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救市了。
这就是我们这次大规模宽松政策背后的基本原因。
此前虽然我们没有大手笔去救,但我们一直强调,我们的政策工具箱是满的,我们有足够的手段来托底经济,意思就是这个。我们只是在等机会,而不是救不起。
深远影响
明白了这次宽松政策的背景,那么对这次宽松救市的影响也能一目了然了。
首先这是一次战略转折。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是彻底转向。
美联储一旦进入降息通道,这个过程将会维持几年时间。
那我们的这次宽松政策,也有几年的时间来修复经济,直到经济真正有起色。
这次救市,虽然有利好房市的政策,但绝不是重新回到以地产为经济支柱的过去。
因为在这一轮挤泡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挤掉了地产的泡沫,同时也培育了新质生产力,培育了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产业。另外我们的政策侧重点也会更多的倾向于让股市来充当融资的基本盘。
所以接下来,房地产会有明显的企稳,形成正向积极态势,太不太可能出现疯涨的阶段。
而股市更有可能受到政策激励的青睐。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会比原来更加健康。
与此同时,通过这次几年的压力测试,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不同成分的认知也更加客观理性了。
房地产虽然让人又爱又恨,但在中国确实有着特殊地位和属性,它不简单只是住房,但也不能成为主要融资手段。完全放弃房地产,对中国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中国股市需要更合理的制度和结构,才能迎来真正健康的发展。
政府对经济的全力支持不可或缺,这是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刺激经济需求的唯一方式,不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而是要国家出手来刺激消费,不是让老百姓消费。
这些都是现代经济的基本操作。
我们应该学欧美国家,政府可以多借债,多发钱,不要怕还不起,我们有国有企业和公有制托底。美国政府都快破产了它都不担心。
只有这个需求起来了,才能拉动经济健康运行,经济运行好了,再去想解决债务的问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