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最火的话题,应该是小米SU7的发布,周末的时候,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同事去看了一下,整体评价,基本一致“好看”。其中,两个同事,还现场预订了。
早上,在食堂吃饭,遇到同事,就问到,“你锁单了吗?”同事笑笑说,已经取消订单了。大概意思就是,当时,头脑一热,反正预订也不用钱,就先预订了。回家和家人沟通一下,毕竟是20多万呢,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车,质量、售后等怎么样,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小事,还是再等等看,也不着急。真的好了,后面再买也不迟。
小米SU7图
当时,也就当玩笑话,听听就过去了。回到办公室,看到新闻说小米SU7的整体退订率达到40%,这个比例应该相当的高了,按照前面小米公布超10W台的订单量,40%左右的退订率,就是4W台左右了。整个23年,绝大多数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一年的销量都不一定有这个吧。
本身也不懂车,也不是什么车迷,也没去看过SU7这个到底怎么样,不敢评价它的质量问题。站在普通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还是非常赞成,同事的观点的。其实,买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几十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试错成本都太高了。造汽车肯定是比造手机更加复杂的工程,而且,汽车出了问题,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有人说:全世界,就中国有这么多汽车品牌,像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工业发展,就那几个品牌。这个观念,不能说错,肯定也不一定全对,中国的汽车品牌,有新成立的,也有倒下去的,本身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每个汽车品牌的成立,初心肯定是想成功的。所以,从小米手机成功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小米汽车能成功的,那些山寨机,不就是被小米干趴下的吗。同样,也希望小米汽车能“良币驱除劣币”。
就像小米汽车,一发布,各级对标车型,就纷纷降价,这也是一种正向的“鲶鱼效应”。价格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受益的是普通消费者。
车企最新降价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6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