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愈演愈烈的关税,新能源,企业资金等一系列的中欧碰撞,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欧美许多人,包括专家,学者,智库成员和政府高官都缺乏对中国最基本的认识,首先就是他们始终没有搞清楚“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区分方式。对于他来说,没有人可以击败中国,即便是美国加上欧洲也不行。欧美现今一直寻求的“脱钩”,全球供应链洗牌,实际上都是针对中国而制定的对立政策。但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下一个中国仍旧是“中国”,因为没有人可以取代它的位置或者扮演它在全球供应链内的角色。
相较于欧美国家夸侃而谈的专家教授,雅克是为数不多具有真材实料的大佬。1993年他就首次来到了中国,当时恰逢苏联解体后的第3年,巨大的国际社会动荡和严峻的外部压力,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随后,他开始致力于研究中国,先后发表了《大国雄心》,《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并且出任了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客座教授等学者职位。可以说,雅克是最早一批发现西方国家问题结症的学者,也是中国对外30年外交政策转变,国家实力变化的资深研究者。
雅克眼里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一个世界强国应该有世界强国的样子,比如民众受教育程度,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科研和工业市场的拓展,民众习性及政府对人才的培养和规划,这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和欧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人口不足,加上工业建设和基础建设程度并不高,所以它的成本很高,市场容量不足。以运输为例,美国依赖的并非是铁路和公路,而是遍布全美的航线和超过1万架的各类型客机,航空快递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用词,但这个词汇带来的是高昂的运输成本。美国也想通过引进移民,吸引富商投资,但随着美国国力的衰弱,进到美国的实际移民质量完全不如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这就形成了非对称劣势。
在明白自己与中国的差距之后,欧美国家也想寻找中国的“替代国”,比如人口基数庞大的南亚和东南亚,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水准较中国民众的水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印度为例,它的人口基数过去与中国的差距并不大,现如今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赶超,成为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印度却是国际社会中赫赫有名的“外资坟场”,即便是欧美企业自己,也不愿再涉及印度市场,怎么取代中国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6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