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1日启用的马家沟机场第一代航站楼。
1979年启用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航站楼。
2018年4月30日投入使用的哈尔滨机场新航站楼|图片由省机场集团提供
□仇健本报记者王迪
上世纪50年代,一条跑道拉近了哈尔滨与世界的距离。几十年来,哈尔滨机场的空中航线越织越密,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航空网络,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时间回到1950年,马家沟机场作为军民合用机场,条件简陋,仅有一栋两层楼充当办公区,候机室设在楼内,面积仅50平方米。1950年7月1日,开启北京—哈尔滨—赤塔首条国际线;1955年1月1日,建立哈尔滨—北京首条国内航线;1958年10月1日,促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省内航线首航。1968年,新综合楼落成,候机室扩至200平方米。记录显示,1951~1954年间,哈尔滨机场客流量仅1045人,至1968年也只增长到2430人。
后来,因航班量增长,马家沟机场不再能满足需要。1974年,投资9238.1万元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动工兴建,于1979年12月建成通航。
哈尔滨阎家岗机场占地面积6829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航站楼面积7938平方米,能起降当时世界最大型民航客机,可与当时的北京首都机场媲美。
1997年8月,投资12.03亿元建设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T1航站楼竣工投入试运行。航站楼面积6.7万平方米,可昼夜起降大型客机。
1998年7月,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2018年4月30日,13.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建成投用,黑龙江民航发展再次实现历史性跨越。从马家沟机场到太平国际机场,黑龙江机场旧貌换新颜。
自2018年起至今,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迈入了一个发展与蜕变的崭新阶段,持续不断地推进机场扩建与改造项目,强化服务效能提升旅客体验。
2023年,哈尔滨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080.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持续保持东北第一。
2024年年初,“尔滨”火爆出圈,哈尔滨机场航班、客流高峰迭起、屡创新高,先后13次打破历史纪录。2月7日,哈尔滨机场保障航班起降528架次,运送旅客87482人次,均创通航以来历史新高。
2024年7月,改扩建后的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融为一体,国际—国内、国内—国际旅客转机可在同一航站楼内完成,解决了旅客来回奔波的烦恼,形成T1、T2“双航站楼”华丽并肩、高效协同的服务保障新格局。
截至目前,哈尔滨机场运营航线243条、通航点117个,较2023年新增4个航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6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