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拜登的离任只是时间问题,但他任内搞的针对中国的地区战略框架——美日澳印“四国机制”,仍然发挥作用。
此外,今年6月份的G7峰会,也延续了对华“统一战线”会的味道。
G7峰会的公告谈到中国的部分
这让中国在国际上继续承受被孤立的压力。
为何会有这么多国家针对中国呢?
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跟西方不一样,对西方国家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
可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一直就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国家也不是一直对中国有这么大的敌意。
更何况三十多年前,中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时,中国跟西方国家的差别更大,可那时,总体来说,他们对中国还是很友好的。
包括当年中国能加入WTO,背后也离不开美国的大力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到今天,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变得更像西方国家了,怎么西方国家反而开始敌视中国了呢?
其实,这与文化无关,而是历史的规律。
一个大国在崛起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定会恶化。
当一个国家还很弱小时,发达国家的主流态度是同情和关爱,因为你对他们构不成任何威胁:他们的技术更先进,商业模式更成熟,甚至生活方式都值得你学习。
所以他们也不介意教,反正你啥都不会,教你点皮毛你也不能超过他们,更何况你学点本事,还能帮他们多干点脏活、累活。
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外部环境并不差,其它国家都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抱有一种“善意的忽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分,假如现在的埃塞俄比亚,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中国同样不会觉得埃塞俄比亚会构成威胁。
可当一个国家已经崛起时,别的国家看你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要理解这一点,不妨想象一下:假如有一个小孩,你是看着他光着屁股长大的,当他走路都走不稳时,你会觉得他很萌,要是他跌倒了,你也许还会拉他一把。
可慢慢地那个小孩子长大了,变得越来越强壮,块头甚至比你还大。
这时候,你又会怎么想?你是会更喜欢他,还是会开始怕他?
用这种思路,你就能明白为何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朋友反而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你的成长,就意味着别人的相对衰落,这种力量的消长,很难让原来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坦然接受。
什么时候其他国家才能坦然接受中国的强大,愿意对中国友好呢?
这就需要中国变得足够强,就像现在的美国,比大多数国家都优秀一大截才行。
那个时候,国际格局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别的国家才愿意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接受中国。
就好比,如果哪天印度赶超中国了,大部分国人肯定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但如果印度已经强到中国无法匹敌了,那国人反倒更容易接受了。
你可能会说,中国在崛起阶段注定会被“嫉妒”,这可以理解,那为什么那些“嫉妒”中国的国家,彼此还要抱团呢?
对于这一点,不妨用身边的事来帮助理解。
成长阶段,孩子们的友情固然有两个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但更多的是会受到小群体“亚文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孩子要是在某个方面跟别人不一样,不管是长得太瘦,还是从外地来的,总之,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会很容易被别的孩子察觉,别的孩子就会来孤立这个跟别人不一样的孩子。
所以,一群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些孩子要用欺负一个孩子这种方式,来表示他们自己是一伙人。
国际政治领域,跟孩子们的亚文化圈很像。
西方国家之所以抱起团来反对中国,与其说它们是在反对中国,不如说,它们是在表达对西方国家群体的忠诚。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
如果说中美关系紧张是因为国家竞争,中日关系紧张是因为历史包袱和领土纠葛,可中澳之间这些都没有,为何澳大利亚会在敌视中国方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呢?
这是因为澳大利亚要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也是西方国家的一员。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处于南太平洋,这是一个很孤立的位置,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非常缺乏归属感,所以它作为一个西方国家,有几十年时间一直努力地想“融入亚洲”。
但是澳大利亚的努力并没有成功,2018年以后,澳大利亚索性放弃了这种努力。
于是澳大利亚开始转向,重新开始努力融入西方国家。
可问题是,澳大利亚的GDP和人口规模虽然都不算小,可它在西方世界没多少存在感。
在西方主要智库里,很少见到对澳大利亚的分析。由此可见,其他西方国家真的不太关注澳大利亚。
所以,澳大利亚就用一种极其高调的方式敌视中国,来拼命表达自己对西方世界的忠诚。
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这种心理机制还能进一步解释更多的怪现象。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中国尽其所能,为很多国家提供援助。
中国派出了自己的医疗队,捐赠口罩和医疗物资,把疫苗拿出来分享给其他国家。
结果呢?有的国家根本不领情,甚至更加敌视中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一个比你有优越感的人,是无法忍受他还要受你恩惠的,也无法接受你的道德比他更高尚。
想通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善意,别的国家不接受。
不是说它们感受不到中国的善意,而是说,这种善意反而会让它们感到更难受。
所以,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既然成长阶段注定会被人排挤,那么能做只有专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把心思耗费在“改善跟周围人的关系”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6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