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在这里,有几十万一平的房子,四五十元一杯的星巴克,有英伟达、高通这样的大公司,还有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这里还有世界著名的外高桥电厂,电力行业的华东院,还有新华控制等自动化公司…
而在我的生活半径里,每天也会遇到很多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相连的元素,一些神仙公司遍布上海张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来到上海,你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而你在张江,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
位于华佗路1弄的是美国GE上海公司,母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立者是大名鼎鼎的电灯发明者爱迪生。很多同行知道GE是电气公司、自动化公司,而实际上GE曾经是世界最大的企业联合体。经历了百年扩张,两次世界大战,GE不断自我革新,从实体到金融,如今又回归制造业,是少有的能在历史浪潮中打破基因常态,不断向前的企业。
因为工作原因,朋友圈有一些GE的同行,与他们交流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公司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除了待遇好以外,我一直还在思考有没有其他原因。在读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关于生产关系革命探讨的内容时,我大体找到了答案。欧美企业有一种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有专门的上升通道,扁平化的管理可以让工程师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当然也要对结果负责。
这种环境下,工程师的创造性会更强,能力更加全面,能够独立完成很多系统的工程。而我认为,工程师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你做差了我帮忙,你做好了我捧场!
美国高通(Qualcomm)上海公司,我每天下班都会路过,所在的园区也全是神仙公司,德州仪器、花旗、SAP, 每一家都是顶顶大名。园区的食堂也是让人垂涎,算是打工人的天花板配置了。
高通成立于1985年,与那些动辄百年的企业相比,历史并不算悠久,但足够伟大。最早的CDMA,后来的骁龙芯片,再到如今的5G基带方案,都是高通的杰作。可以说,高通伴随了80后的整个青年和中年一代。
看过一篇高通的介绍,高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是能在自己主业巅峰果断转型,并且迅速开拓新的领域。比如在CDMA独领风骚的时候,他能主动放弃手机业务,专注半导体的研究。这才有了后来的骁龙芯片的问世,而这款芯片业务上击败的是英伟达和德州仪器,导致后二者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
不知道和高通在一个园区的德州仪器,心里是什么滋味,想必这段历史给两公里外的英伟达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不管是高通、英伟达还是德州仪器,包括苹果、谷歌、英特尔,这些公司之所以伟大,除了历史的机遇,肯定还有很多值得去探究的地方。
未来世界竞争的两大主题是能源和科技,而这两个主题都离不开数字化、人工智能、算力这些概念,而支撑这些概念的就是像高通、英特尔这样的神仙公司。
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发展的本质可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定型。就像今天的数字革命,虽然前沿、抽象、高大上,其实离不开三大理论支撑,维纳的控制论,香农的信息论,还有贝塔朗菲的系统论。
有趣的是,这三大理论都诞生于同一个神奇的年份,1948年!
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又是一家拥有七十几年历史的神仙公司,创立于1947年,前身可追溯到1930年创立的地球物理业务公司。德州仪器最早的业务和军事有所牵连,后来才形成了如今以半导体、单片机为主的业务领域,如今是世界最大的数字信号模拟器元件制造商。整体业务与高通、英伟达相近,在上海张江的科技园里,也与高通毗邻而居。
虽然在普通民众眼里,德州仪器名声似乎没有高通们响亮,但是在专业角度,他的地位涵盖了很多行业第一,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顶级高科技公司。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是如何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主业不动摇,而且不断投入研发,不断更新迭代产品。
按照摩尔定律,电子产品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代产品,而像德州仪器、英特尔、高通这样的大厂,想要不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就需要不断的投入,以期许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与中国的一些科技型企业思路多有不同,中国的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通过拓展自己的业务宽度而不是业务深度,通过多元化的发展实现整体财务报表的健康。因此,往往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发展上,我们需要思考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成长模式。
到目前为止,其实我们能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并不多,当然像德州仪器这种级别的企业还是不少,但是如果做到发展一百年,才是需要全社会思考的问题。
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上海公司,张江高科的又一家神仙公司,朋友圈干电力的同行,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不过这家并不是霍尼的亚太总部,那个总部大楼就在三公里不到的地方,据说楼里面的传感系统用了几十万枚芯片,科技感十足。
官方说霍尼创立于1906年,但我看过一篇外文介绍,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如今的霍尼其实也与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动,20世纪末的时候与AlliedSignal进行了合并,名称保留了下来。认真追溯起来的话,霍尼可以说横跨了三个世纪,那时候中国还处在清末。
霍尼在1935年就进入了中国,后来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推介的业务中就有霍尼韦尔旗下的子公司业务。一个半世纪以来,霍尼的业务涵盖了航空航天、流程工业控制、特殊材料等,每个业务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据说波音飞机上有三成的元器件产自霍尼,而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用的控制系统也是霍尼。同行熟悉的工业控制领域,霍尼推出过C300、PKS等系列产品,在电力、化工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如今的霍尼,全球拥有十几万员工,单就研发中心在全球就上百个,与罗克韦尔、艾默生、GE公司一道,形成了美国制造的品牌效应。世界上的工业控制品牌虽多,但大而强的其实并不多。除了刚才说到的几家,还有瑞士的ABB、法国的施耐德、德国的西门子和CodeSys、日本的横河和三菱等。
中国这几年发展也不错,进入电力行业的就多达十几个品牌,不过与世界顶尖品牌比,我们其实还有一些路要走。一个强大的国度,不仅要有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每个环节上都要有自己的顶尖产品。不能每天只想着弯道超车和遥遥领先,要沉住气,懂得韬光养晦,多向更强大的对手去学习,不能固步自封。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落下很多,比如很多年前的诺基亚,曾经是移动手机的霸主,但仅一套安卓系统,一年时间,就将其彻底打败。好在诺基亚也是一家百年公司,虽然丢失了移动手机业务,但并未影响他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我听说最近诺基亚又推出了手机业务,让人充满期待。可我们又有几家诺基亚级别的公司,所以更要慎之又慎。
曾在谷歌任职过的吴军老师说过,伟大公司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要对全世界都能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霍尼韦尔以及今晚提到的这些神仙公司显然都符合这个特质,希望有一天,符合这个特质的公司榜单上,会有一连串的中国公司!
整理自个人自媒体,2024年9月15日,于上海!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5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