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儿和甄嬛真的很像一对姐妹。
有时候我会想淳儿可能经历了玉娆的另一种人生。
淳儿家里也有一位姐姐,一位和姐夫很恩爱的姐姐,她还曾以此打趣过甄嬛和皇上,当做给甄嬛的一份投名状。试想当年如果温实初是甄嬛的属意之人,甄嬛答应了温实初的求婚,那么她很可能就不会入宫,像淳儿姐姐那样拥有一段平凡而安稳的世俗人生,那也意味着“不是我,也会是玉娆”变成现实,玉娆则会像淳儿那样小小年纪就被要求去参加选秀。甄嬛成全了玉娆,淳儿成全了姐姐,玄幻的命数,奇妙的缘分。安陵容没有说错,淳儿和甄嬛更合得来,自然少不了出身差不多,除了圈层天然的吸引力,她们还能在彼此身上寻求到一些很难找回来的天伦之乐。不知道在淳儿和甄嬛同住碎玉轩的日子里她们会不会常常聊起家里和家人,然后在彼此身上共情到缺失的情感,互相把彼此当成那个想念的人,自己的姐姐和妹妹,聊以慰藉思亲之情。在她们相处的日子里,淳儿是真的把甄嬛当成了姐姐去依赖,甄嬛也真的把淳儿当成妹妹去宠溺。甄嬛总会在宫里备好了淳儿爱吃的零食,会记得她早中晚都吃了什么,因为这些日常细节的关怀就是大家姐对小妹妹下意识的体贴。淳儿也经常对着甄嬛撒娇卖萌,那些瞬间好像让她们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家里,那些温馨的感觉相信让她们暂时从尔虞我诈中解脱出来,是很美很美的瞬间。她们互相填补了各自的情感缺失。所以即便明知皇上在碎玉轩和甄嬛说话,淳儿旁若无人地拿着红梅花跑进去,求姐姐关注,也显得天真有余,杀伤力不强。想当初,浣碧穿粉鞋戴粉花刻意吸引皇上注意,甄嬛秒看穿她心思,顿时变脸,还生出试探之心。对淳儿只有成全,似乎是宽容多了。所以即便甄嬛和皇上当着淳儿的面打情骂俏你侬我侬,淳儿也没有吃醋,反而追溯起亲姐姐姐夫,说这是闺房之乐,三个人其乐融融,笑成一团。完全不像安陵容的弦外之音,话里有话。这其中当然有情谊,可情谊之外,也讲现实利益。
淳儿并不是天选白兔。她有一套很成熟的后宫生存法则。首先是做好人畜无害的吃货人设。这点和甄嬛刚入宫为避锋芒称病避宠的思路差不多,主要是守拙自保。别看淳儿小孩子样儿,但她很会观察后宫的风向,也很能从细微之处看到蛛丝马迹。第一次来找甄嬛的时候,淳儿就通过当天来给甄嬛送礼的人多,一波又一波,印证了听说皇上特别喜欢甄嬛的传闻。
这也说明淳儿并非不问世事,她对后宫中的动静,对谁得宠,谁不得宠,是有意识地在关注着。后来甄嬛称病期间,淳儿跑来告诉甄嬛余莺儿欺负欣常在的事,说起为什么欣常在明明位份和资历都在余答应之上,却不敢反抗。淳儿张口就道因为余莺儿受宠,又有华妃撑腰。可见她蕙质兰心,对后宫的形势和站队都心中有数。淳儿入宫的时候才只有14岁,皇上因为她年纪太小不知人事,没有宠幸她,玲珑剔透如她,自然能看明白这一切。对她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争宠,不是想方设法爬上龙床,而是活着,没有存在感的活着,隐身起来不让任何嫔妃发现地活着,对她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淳儿第一次去甄嬛屋里打招呼时,没说几句话,就看上了甄嬛桌上的小点心,还问人家要着吃。后来,甄嬛让她挑选首饰,她不要,反而说喜欢姐姐屋里的点心。两个人的对话里一大半都是吃,她时时刻刻都在巩固自己的“吃货”人设。不研究人,只研究吃;不研究得宠,只研究吃好,几乎避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在起初的三年里,淳儿可以说是宫里最自在的嫔妃。这后宫里,没有平白无故地死,更没有平白无故地生。自在背后总隐藏着实力。经过三年的蛰伏,三年的长大成人,三年的观察和选择,她最终决定加入甄嬛战队。同样,经过三年的考察和判断,甄嬛接纳了她的加入。
和安陵容一样,淳儿也是由甄嬛举荐给皇上的。但和安陵容不同,淳儿没有三心二意,既然承了甄嬛的情,就100%坚定做一条船上的人。往后不管在哪里,在谁面前,都毫不掩饰地和甄嬛交好,喜甄嬛之所喜,怼甄嬛之想怼,想甄嬛之所想,说甄嬛之不可说。如果说工于心计,她也只不过是希望甄嬛把她看的更重一些,至少要比安陵容再好那么一点点。所以搬家事件和寝衣事件,她会变着法儿地刺激安陵容一下。
哪里有100%的纯白呢!在《甄嬛传》播出十几年后,我这样评价淳儿。不只是淳儿,恐怕是所有人和所有世间事。写了这么久《甄嬛传》,还是第一次提笔写淳儿。在众多红墙女儿里,她是我十分珍视的一个。她那么小,在那样沉重的时时处处安插着心机,埋伏着危机的环境里,那样无所畏惧地璀璨过、绚烂过,又那样迅速地被淹没在一池死水里,让所有的光亮隐匿褪去。很长时间里我自己不愿意写,除了“近乡情怯”不好落笔,是真的有不愿意“白璧蒙尘”的执念。明知道在魑魅魍魉丛中过,很难片叶不沾身,总会沾染一点尘埃。很长时间里,那个对人性有洁癖,祛不了魅的人,实则是自己。成年人的时间里,白里掺杂一点黑,灰里透出明显的白,已经非常珍贵了。回到淳儿身上,她自然有自己的心机、人设和谋算,但依然瑕不掩瑜她的美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