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开车上高速,500公里跑下来脸不红心不跳,还跟你聊得倍儿精神;而有些朋友,才跑了200公里,就开始打哈欠、犯困,甚至得找个服务区歇一会儿。
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今天小琼就给大家捋一捋背后的原因,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儿。
体质差异是关键
得承认,首先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是“体力派”,睡觉睡得踏实,精神好,开车特别有耐力。这类人,即便连着开几百公里,也不觉得疲惫,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但有些老铁呢,体质稍微差点,或者平时休息得不够好,熬夜多了,睡眠质量差。这样的情况下,开车200公里可能就已经精力不济了,眼皮开始打架,犯困是常事儿。
小琼我建议大家,开车上高速前,认清自己的体质,别逞强。身体是第一位的,量力而行,尤其是长途驾驶,宁可多休息几次,也不能硬撑。
驾驶技术与经验也很重要
体质是一方面,但光靠好体质也不够。老司机之所以能在高速上开得又快又稳,关键还是靠技术和经验。他们开车时换挡、加速、变道这些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了,不用花太多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像呼吸一样自然。
反观新手司机,很多时候每一次变道、加速,都要全神贯注,甚至要预想每个动作的细节。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会让精神很快疲劳。所以说,技术越熟练,开车时脑子越轻松,精力自然就能保持得更久。
座椅调整对开车耐力有影响
再来聊聊座椅调整,别小看这个小细节。那些能在高速上长时间开车不累的老司机,都特别注重调整座椅的位置和角度。一个合适的座椅高度、倾斜度,以及前后距离,能大大减少开车时的身体负担,尤其是对腰部和腿部的支撑力很重要。
有些人开车久了腰酸背痛,甚至腿麻,这就是因为座椅没调好,身体始终处在不舒服的姿势中,开一会儿车就疲惫不堪。
所以小琼提醒大家,开车前先花点时间把座椅调到最舒服的位置,让自己坐得稳,开车自然也能更持久。
心态也是决定因素
心态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有人一上高速就紧张,总担心会发生意外,精神高度紧绷。这种情况下,开车时特别容易累。尤其是新手司机,车速一快,手心冒汗,心跳加快,一点小情况都会让他们手忙脚乱。
而那些老司机呢?人家心态稳得很,开车时不急不躁,遇到突发状况也能从容应对。这种轻松的心态,自然让他们开车时更省力。开车最怕的就是紧张,紧张只会让你更快耗尽体力。所以开车时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很重要。
环境舒适度影响驾驶体验
此外,车内的环境也是影响驾驶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车内的温度、湿度、噪音等等。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让人不舒服,精神容易涣散。而车内噪音太大,特别是风噪、路噪,也会让人烦躁。
那些能在高速上跑很久不累的老铁,车内环境通常调得比较好。车内温度适中,噪音控制得当,甚至还开着轻音乐,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氛围,这样人自然不容易累。
提升抗疲劳能力的几招
那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新手,想要提升自己在高速上的抗疲劳能力,该怎么做呢?小琼给你支几招:
心理疲劳时怎么办? 如果觉得开车累了,可以听点儿有劲的音乐提神。适当喝点咖啡或功能饮料也有帮助,不过喝完后最好找个地方休息15-20分钟,效果会更好。
注意生理疲劳的缓解。调整好座椅姿势非常重要,座椅高度、前后距离、背部倾斜角度这些都要调到最舒服的状态,让身体得以放松。
出发前一定要睡好觉。千万别熬夜,尤其是长途驾驶,出发前的睡眠质量决定了你能坚持多久。记住,养足精神才能上路!
备些水果和零食。适时补充能量,别一直处在低能量状态,这样身体更容易疲劳。
选合适的出发时间。一般来说,早上的精神状态是最好的,所以最好选择上午出发,避开下午和晚上的疲劳期。
驾驶贴士:让你更省力的开车小窍门
除了上面的小技巧,小琼再给大家几个实用的驾驶贴士,让你在高速上开得更轻松:
检查轮胎气压。保持轮胎气压在标准范围内,能降低油耗的同时减少驾驶疲劳。
适当停车休息。每隔1-2小时就找个服务区停下来,活动活动筋骨,这样身体不会僵硬,精神状态也能得到恢复。
保持目光远望。不要老盯着前车的车尾看,长时间近距离看物体容易让眼睛疲劳。试着让目光远一些,既能减轻视觉疲劳,也能提前预判路况。
保持匀速行驶。频繁加速减速不仅费油,还容易让驾驶者疲劳。尽量保持车速稳定,既省油又省力。
困了就休息。实在困得不行时,千万别硬撑,找个服务区停车,哪怕眯一会儿也比强撑着开车强。
好车真的能帮大忙
小琼我还记得上次试驾一款车,从北京开到天津,一路上300多公里,开到最后都没觉得累。
这车的座椅支撑特别好,尤其是对腰部和大腿的承托。再加上车内隔音效果好,高速上听不到什么噪音,整个驾驶体验非常舒适。由此可见,一辆舒适的车对长途驾驶的帮助真的不小。
结语
老铁们,不管你是能连续开500公里的老司机,还是跑200公里就困的朋友,记住一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开车累了就歇一歇,别硬撑。再好的车技,再强的体质,也比不过安全重要。
最后,小琼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开高速能跑多远不休息呢?有没有什么抗疲劳的独家妙招?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你们的经验,咱们一起交流,互相学习。下期再见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