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做媒, 七十岁老翁娶小姨, 这关系到底有多乱

东哥见闻述2024-04-05 10:54:43  84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吴江县有个海翁先生,本名叫做唐玉山,为人谦恭,品德俱佳。海翁之妻傅氏,乃孝廉女儿,自幼读书,通情达理,贤良淑德。夫妻育有四男个一女,个个攻读,勤奋好学,其中最喜女儿寿姑。

傅氏有个妹子,是他家小妾所生,叫做花朝,比寿姑还小两岁。

傅氏的父亲傅芝田在世时,为延祖宗香火,过继了一个儿子。但因此子浪荡不堪,短短一年,便把大好的家业败了个精光。傅芝田被其气死,小妾改嫁别人,丢下年仅三岁的花朝,无人照看。

傅氏乃是傅芝田的大女儿,听说家中变故,便将小妹花朝带到婆家养鱼。故此,寿姑与花朝同窗同桌,同读同绣,恰如姐妹一般。

吴江县马青云,家财万贯,为人好善。妻子何氏,性情泼辣,进门三十载,不曾生下一儿半女。为保马家血脉,马青云添了一房小妾,才算生下一子,取名年芳。

马、唐两家素来交好,恰又门当户对,海翁便将女儿寿姑,许给了马年芳。待到寿姑过门,方才知道婆婆秉性,心上道:“偌大家业,偏要做个守财奴,也不行善,如此怎能长久?”

寿姑听说邻家孤寡患病,无钱可治,她便给了四贯钱和三升米。岂料婆婆大发雷霆,斥道:“你这妹娃,为把钱拿给别人?”

寿姑劝道:“婆婆!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皆是浮影,唯有行善积德才是根本。”

何氏非但不听,反骂道:“哪里听来的妖言?我一生视财如命,你这等施舍,莫不是要我的命么?”

苦劝不听。

次年,寿姑生下一子,全家欢喜非常。哪知天降横祸,瘟疫喉风流行,马家大受所侵。先是婆婆染瘟症死了,接着丈夫与儿子亦相继染病,请医无数,终究不抵一死。

马家一家本就人口凋零,如今看着亲人接连而亡,马青云一时气急攻心,晕死当场。

好在寿姑竭力救起,方才得一性命。

马青云哭泣道:“想我如此大家,到头来竟老个香火都没续上,真真白活一世!”

寿姑劝道:“公公难道不是马家之后么?倘有不测,真无后矣。”

翁媳两个忍住悲痛,将家人一一入殓,抬出安埋不题。

瘟疫之后,四方稳定。寿姑心有所想:“自古孝顺姑婆,乃儿女人伦之理,今遭横祸,独剩我们翁媳二人,如何才能续上马家香火?”

思绪良久,胸中定下一计。

次日清早,马青云起床倒便桶,哪知寿姑领着一个医师在外等候,故不解道:“媳妇为何?”

寿姑答:“先前瘟疫横行,今请医师,为公公查验身体,以防遗留病根。”

此一番解释,马青云也未多想,即把便桶放在一边,跟着医师进屋去了。

过不多时,医师出来,说道:“你公公不但精神爽快,小便清而不臭,不但可以延嗣,而且有可能高寿。”

寿姑听闻,当天即请媒婆来与公公说亲。

马青云满面羞愧,将媒婆赶出门去。哪知寿姑也不与他说,竟把宗亲姑婆逐一请来,当着众人的面,寿姑说道:“公公在上,媳妇今日有话要讲;我爹娘曾教过,女有三靠,在家靠爹娘,出嫁靠丈夫,夫死靠儿子;如今婆婆死了,丈夫死了,小儿也死了,倘若公公不测,我不是成了孤寡之人了么?”

众家人无不叹息。寿姑又将一段红绫取来,说道:“今日媳妇有一事相求,望叔伯们作主;如果不应,我便绝死在此。”

众人慌神,纷纷来扯。

寿姑说:“若依我的,有三件事;一,家事须听我的;二,以行善积德为荣;三,公公须续一房,延马家香火。”

客人听罢,无不赞同。

马青云却说:“前两件都可,唯独这第三件不行;我年事已高,续弦岂不惹人笑话?断然不行!”

众人也劝:“媳妇言之有理,如今你们翁媳一老一幼,外人风言风语,如何辩解?媳妇不也是为你马家后嗣着想么?她若死了,你一人怎活?”

说道这里,马青云顿足说道:“也非不可,但我也有三个条件。”

“那三个?”

“一要才貌双全,二要少年闺秀,三要官家女子。”

话音刚落,寿姑即道:“只要公公答应,这三个条件媳妇一一照办。”

时过三日,寿姑身着艳丽衣装归宁,父亲唐海翁大惊道:“枉你读书知理,家中三重大孝,竟穿这种衣服。”

寿姑解释道:“我为公公做媒,故而没穿孝服。”

海翁问奇,寿姑便把马家一事跟父亲说了说。

言讫,海翁点头道:“我儿所言不差。”

正说话时,花朝走将过来。寿姑突然眼前一亮,心上说道:“姨娘比我小两岁,公公说的三个条件,她正合适。”

此话藏在心头,暂不表明。

二人寒暄几句,寿姑进房来见母亲,也把公公续弦之事说了。

母亲问她:“可曾找到合适的女子?”

答:“找到了,却不知母亲同意否?”

母亲诧异道:“谁家女子,还需我来同意?”

寿姑低头轻声道:“是我姨娘。”

她母亲拍案而起,大骂道:“你姨娘才同谢女,貌比西施;孝廉之子,我尚嫌弃,况你公公是个老头,如何得行?”

寿姑被骂的不敢抬头,再不敢说话。

隔天傍晚,寿姑向姨娘花朝言道:“你我一别几年,再过些时日,姨娘嫁了别人,恐不好见面了。”

花朝打趣道:“他日嫁与你的邻舍,你我也好日日相见。”

寿姑斟酒说道:“今晚约你前来,实则有心为你做个媒。”

“谁家儿郎?”

“不瞒你说,想让你与我公公配作一对。”

花朝惊讶不已,刚要拒绝,寿姑又说:“你不要诧异,岂不闻周翁九十九上山砍柴,娶一十六岁妻子么?周篁八十岁中举,妻子韦氏一十八岁,不也是美谈吗?”

花朝抢道:“莫再说,断然不会嫁给你公公!毕竟他老我幼,倘若那天死了,我怎么办?”

寿姑笑道:“我公公少则还有三十载阳寿,即便去世,我陪你。”

凭三寸不烂之舌,姨娘给她说服。

然而那马青云毕竟是个七十岁老翁,花朝才一十七岁。二人年纪悬殊,少不得被人指责。

谈叙一夜,二人欢喜。次日把爹娘请过来,说道:“我公公续弦一事成了,姨娘同意嫁他。”

母亲傅氏厉声说道:“你姨娘年轻,如何看得上那老骨头!”即把姨娘请来问她:“你答应嫁那花甲老翁吗?”

花朝侧脸点了点头。

傅氏气得大骂:“好没志气!多少有志少年,偏要嫁给一个老头子?倘若后悔,不要怪我!”

海翁言道:“她若愿意,由她便是。”

寿姑趁机让爹娘写下了庚书,拿与公公看。

马青云尽管有所惊讶,但毕竟有言在先,择期迎娶,自然不在话下。

花朝过门之后,寿姑果然大开善门,凡有需要救济之人,必当尽力而为。

到二年,花朝生下一对男婴,取名如龙、如虎。寿姑并不让两个孩儿出去求学,而是亲自教养。年至十八岁时,兄弟一同进入国子监。二十五岁,一个中探花,一中传胪。

这一年,正赶上马青云一百岁,如龙、如虎上奏天子,说要回家为父期颐,侍嫂节孝。天子听说他们家的传奇之事后,专教国库拨银四千,为他马家建了一座牌坊。

牌坊建成,一面为寿,主马青云,一面为节,主唐寿姑,故名为:“节寿坊”。

又过五十年,马青云依然健在,时年一百五十岁,膝下子孙早已传至七代,顶戴满堂。

一百五十岁做寿罢,马青云无病而逝。过不多久,寿姑与花朝相继而世,均至九十年纪。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51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