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加强,近期,美国再次在半导体产业对中国出手了,双方的交锋更加激烈。
根据商务部最新的消息,2024年9月8日,中方与长期的半导体合作商荷兰,关于光刻机出口的磋商,在经过多轮谈判后,最终失败。
虽然荷兰在美国的压力下,扩大了对中国光刻机的管制范围,但是中国却早已经有所准备,这一轮较量,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应对之策。
中荷两国的半导体合作历程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打开市场,中国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激增,但是中国国内在半导体行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所以为了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选择了和国外其他半导体先进国家展开合作。
半导体行业对于技术要求高,世界范围内,半导体行业的优秀企业屈指可数,基本集中在日本、韩国和荷兰这几个国家。
所以在这些国家中,中国选择的最大合作商,就是位于荷兰的全球最厉害的半导体行业领军人物-阿斯麦公司。
荷兰阿斯麦公司从事半导体行业由来已久,该公司以技术过硬、产品质量优秀和售后服务完善等优势,长期占据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半壁江山。
这些也是中国选择阿斯麦作为合作商的重要原因,当然也只有阿斯麦公司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于芯片的需求,尤其是中国对于半导体行业的重中之重刻录机的需求。
中国与荷兰的合作从前几年已经开始了,一方面是有着最优秀产品的生产商,一方面是世界上对半导体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市场,从表面看,这是一场对双方都好买卖,但是却因为美国,导致这场交易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
中国在最初与荷兰阿斯麦公司接触时,双方都表示出了对于合作的极大兴趣,并且在前期合作期间也达成了双赢的结果。
任何国家的企业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原本作为北欧小国的荷兰,对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俄乌战争的战火燃起,北欧各国被卷入其中,而作为北欧成员国的荷兰经济,也被迫要向政治让路。
北欧卷入战争后,深受美国影响,所以北欧各国的政治方针,都受到了美国的指挥,例如美国在对待中国经济的策略上,始终秉持的是经济制裁政策,所以原本在半导体行业合作愉快的中国与荷兰,受到了美国的关注。
美国认为,在半导体行业对中国的制裁,可以有效遏制未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所以通过政治施压,妄图干涉荷兰阿斯麦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而荷兰出于多种考虑,最终妥协。
荷兰前首相吕特在位时,就曾经呼吁限制对华出口,但是中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并没有妥协,在多次沟通后,这位曾经抵制阿斯麦对华出口的首相,终于在之后访华时,承诺保证不会单独针对中国的限制出口政策。
所以在此之后,中国与阿斯麦的合作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友好,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持续变化,今年中国与荷兰的合作又出现的新的问题。
中荷合作破裂的原因
今年7月,荷兰新首相斯霍夫上任后,荷兰又出现了新的信号。荷兰在与中国合作期间,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对于刻录机的需求,占据了荷兰阿斯麦公司出口量的一半,荷兰在这其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所以原本荷兰是愿意继续维持双方合作。
但是俄乌战争进入拉锯战,北欧被越卷越深,而恐惧于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北欧,只能寄希望于美国,想要美国出手保护北欧,那美国的加码肯定会进一步加高,所以美国针对荷兰阿斯麦公司提出了新的出口限制。
所以中国与荷兰阿斯麦公司合作破裂的原因,就是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对荷兰的施压。
毕竟经过这两年俄乌战争的持续,北欧目前认为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那么俄罗斯很有可能会将战线一路向西推进,那么北欧将会面临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所以现阶段对于美国的要求北欧各国选择了妥协。
而在北欧对美国妥协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忌惮。美国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从曾经背后的阴阳怪气早已经走到了明面上。
而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制裁,也已经从单一方面的制裁走到了多元化的制裁措施,美国对于中国科技方面的制裁也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特朗普政府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妄图遏制中国科技的强力措施,中美在这一领域多次交锋,从通讯行业到现在的半导体行业。
美国曾经怂恿加拿大扣押华为孟晚舟事件刚过去不久,美国又开始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擅自干涉荷兰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种种行为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中国对此也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中方的应对之策
其实早在中国与荷兰合作之初,中国就意识到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落后问题。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就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受到美国的约束,这也让中国意识到只有通过独立自主的中国研发,才能解决问题。
半导体行业因为对技术水平要求严格,所以在之前除了工业发达的国家,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但是随着中国在通讯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崛起,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开始大幅增长。
而华为孟晚舟事件让华为包括中国人认识到,只有拥有中国芯和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中国一方面与国外企业合作,一方面开始加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投入,促进中国半导体的发展。
仅仅是在2024年第一个季度,我国在芯片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159亿元,截止到目前,2024年过去了8个月,我国对此的投入已经高达250亿美元。
这些资金除了加强半导体行业新产品的研发,也是为了扩大半导体行业生产的规模,除了拥有核心技术,将技术迅速转化为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才是重要的,中国人从来不会再在困难面前认输。
付出就会有回报,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对于半导体的投入力度让他国望尘莫及,2024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交易总额532亿美元,中国的250亿美元震撼了世界。
而且从中国半导体发展速度看,1-7月中国进口了近3000亿个半导体器件,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正在快速扩大中国半导体生产规模。
而中国半导体的崛起,可能会使除中国外的全球半导体进入严寒,一旦中国这个庞大市场不再向他国进口,那他们的产品又能卖往何处?
曾经一意孤行响应美国制裁中国的英特尔公司,现在已经出现了产品滞销,无可奈何之下,英特尔只能开始了全球裁员计划,而现在听从美国放弃中国市场的荷兰阿斯麦,是否也会步英特尔的后尘呢?
关于半导体产业的国际形势,除了荷兰,美国联合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已经初步构建了芯片四方联盟。这一联盟的成立,意在限制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这无疑给中国的半导体自主发展之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局势,中国半导体的未来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我国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若想守住自己的市场,中国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以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否则其他国际资本将迅速进入市场,抢占我们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半导体自主发展之路既充满了挑战,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确保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企业的韧性与智慧,必将助力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结语
随着全球化日益紧密,中国发展愈发强劲。虽然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封锁,难以抵挡中国的发展步伐,但中国企业仍需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面对可能到来的市场寒冬期,企业应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企业需灵活调整战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熬过这段艰难时期,才能迎来雨后天晴的曙光。
参考资料:
激烈交锋,中荷已经谈崩,光刻机管制将升级,中方反砸250亿破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2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