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钱江湾
中秋赏桂是杭城的传统习俗。也许是受气温和台风的影响吧,今年的桂花貌似要爽约了。早晚的温差越来越可人了,我每天留意着杭城今年“明星桂”的动向。在少儿公园太阳广场旁边,长有一株桂花树,在周围众多的桂花树中,并没有特殊之处,但是每年秋季都是这株树最早开花的,所以杭城许多人都亲切地称它为“明星桂”。“明星桂”一直充当着杭城早秋桂花绽放风向标的作用。尤其是气温陡然一降,在一波冷空气的催化下,它大多率先欢歌,哼出第一支新秋的轻音乐。
在钱塘江畔,也种着好多的桂花树,有橙黄的金桂和淡黄的银桂。每周到这里的绿道上游走,我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打量着它们。哪一株树开得繁盛一些,哪些开得稀疏一点,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哪个外向泼辣一点,哪个个性内敛含蓄一点,各自的禀性心里大致有个谱。
桂花会一波波地渐次开放,每一波的时间很短暂,倏忽而过,往往开花前的几天刚看了还没一点声响,出差几天加上双休日回来,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它就开始稀落了,让人唏嘘不已。就像欢聚一场的故友,来不及说再见就将远行了。
并且有不少年份,第一波的时间尤其短,刚刚以清淡的幽香拨动你的心弦,三五天间就如匆匆急行军的旅人,消失于晚风之中。所以要观赏到枝头繁花簇拥的胜景,既要格外上心,还得凭几分运气。
记得去年,我就痛失了前二波的桂香。到了第三波的桂花盛事来临的时候,我差不多全神贯注。娉娉袅袅的桂花,持续了近一周,中间跨着个双休日,沁人心脾的花香撩拨着人们全城热恋。天气非常善解人意,配合默契,说好的风没了,说好的雨也闪了,暖融融恰似阳春三月,每天都是蓝天丽日。由于冷空气的催化铺垫,加上早晚足够大的温差,桂花刚刚好保持着盛花的容颜,丽质天成,端庄而温婉。
西湖各景区持续火爆,特别是满觉陇一带,一大早就车满为患,城管交警早早的就在那边指引疏导,忙得不可开交。那摩肩接踵似赶庙会的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的诗境。古人元宵争看烟花与今人秋赏桂花真有一拼!大概是前二波的桂花潮太过短暂了,并且都处在工作日,大多数上班族无缘于它的娇容。被美美的赏花之欲挤压的情致终于在第三波到来的时候井喷爆发了。
赏桂之旅道阻且长。六点多钟的满觉陇雾霭缭绕,尚未苏醒过来。羞答答的桂子尚未盛开,只有一部分较早处于“圆眼期”的早花,醉眼朦胧似睁未睁,大多数的还是懵懵懂懂的花蕾期,含苞欲放。这样也好,来得早图的就是一个清静,我才得以从从容容地一路慢悠悠地逛着欣赏,不用怕游人左推右掇,保持一份爱桂者应有的“尊严”。
在游人不多的环境里游走,激发了我探桂的热情,漫看了满觉陇后,又一口气去看了石屋洞、满陇桂雨公园、沿途的民宅后和神奇古老的汤屋映桂等。还破天荒第一次在“桂语听澜”的时光,于清音梵声中探幽虎跑之桂和净寺之桂,参禅悟道中与弘一法师“隔空对话”,登高再展雷峰夕照的秋高气爽。
除了西湖景区,钱江新城也是赏桂的新地标。我曾一连好几天,利用早上和午间时间,饭后直奔市民广场一带,与璀璨夺目刚处盛花期的金桂银桂们撞个满怀。这一带花开热烈,气度不凡,既与“大金球”、大剧院的建筑“日月同辉”,又与来福士、杭州之门等的两岸高楼相映成趣。
钱塘江岸边的世纪公园、CBD公园、森林公园,也在樟树、银杏、红枫林中,间杂着不少的桂花树,我乐此不疲,去了二三次,看了又看,既喜欢小木屋前几枝桂花的以少胜多,也喜欢对岸奥体场馆与眼前金桂的时空交错。最后的高潮到来之际,专门问径孤山静谧之桂和文澜阁书雅之桂,那种感觉真是饱尝“美食”后的大快朵颐!
赏桂之乐乐在互动。老家的学友好几次在朋友圈发上家乡公园里的桂花林实况,那是我以前每天早上必须要光顾的地方。离开老家后没有机会看了,但思念之情未曾停止。我也时不时发上几张杭城所遇的“新朋老桂”,传达一下特有的杭州秋色。网上互动赏桂,仿佛手机的屏幕上都沾了许多淡雅的桂香。
无论金桂还是银桂,暗淡轻黄,本性柔和,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的化身!她情疏迹远,若即若离,难怪人们常感叹“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衣衫轻拂只有短短十来天的桂花馨香,但她会让你思念一个漫长的一整年!
与桂花的情缘陪伴了许多年。至今家里保持着在各种甜品放一点点桂花糖的习惯。如将烧好的桂花桃浆羹,摇一摇,匀一匀,口舌间秋日丰盈的味道就出来了。每到一个超市,下意识的会去找桂花汤圆,可恨芝麻豆沙之类的汤圆汗牛充栋,就是找不到桂花馅的!于是,将满心的悻悻又藏进思念里,等待秋分微凉的日子,能亲手接几许落下的桂花瓣,然后放在阳台上晒干,酝成一点点搞试验的桂花糖,再吃汤圆的时候,汤里就有了几朵漾漾着的杭城味道。
赏桂的日子欢乐而短暂,即使能美美地穿越一波,但真正能大饱眼福的也就那么几次。我一边拍了许多她雅丽清秀、文静知性的模样,一边又惴惴不安,生怕今日之花已非昨日之花,内心真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忧心忡忡。
许多年与桂花同乐,论起来还没认真仔细地看过桂花飘雨的景象。在盛花期的后几天,我尾随着一瓣瓣落花的脚步,从小区到马路,从湘湖到西湖,捕捉到一幕幕满地金黄的画面。台阶边,草地里,矮墙上,积起的斑斑黄花随时可能被辗压成泥,但它们似在诉说着自己的一段前尘往事。
那扑籁籁的落花多像是离人泪呀!大多数人感觉桂花雨如同秋雨,是“滴嗒嘀嗒”的细微之音。而我却感觉更像是夏日池塘下鱼儿们发出的“唧唧”轻咬的声音,那是一种生命的动感,是她们对于韶华易逝的轻叹!
曾无意间翻过一篇《桂花雨》的小文章,大概是收入小学课文的,记得自己读小学时是没有这篇范文的。文章以回忆童年生活的视角,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作者摇落的是自家种植的桂花,帮着大人做桂花糖之类的产品,也许这已成为乡间活计的一部分了。
在西湖景区的学士公园路上溜达,我曾看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景。有一个中年妇女,偷偷地用自带的一块油布铺在地上,然后急吼吼地摇动桂花树,以此来收获橙红的金桂。当我自远而近的时候,她们以为公园管理人员来了,将桂花一把捆扎起来拔腿就跑。
我真想追到她大喝一声!也许她的内心认为,桂花反正是要凋落的,摇落一些又有何妨呢?但在我心底,对这种公然“偷花”的行为十分的不屑。她摇落的不止是公园里的景致,还有作为一朵花应有的自尊呀!
桂雨飘零的时光,看起来也觉得很凄美,那是一腔温柔被风吹落后,花香里尚存的淡淡忧伤。宋代诗人郑思肖有一首赞美“寒菊”的诗,说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但我觉得,这两句用在飘零的桂花身上,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随风坠落还是硬撑枝头,都是要留清气满乾坤的坚贞和执着。
盛开到最后的桂花,花瓣逐渐失去了水份,如人至暮年,不再有满满的胶原蛋白,色泽变得暗淡了。光影斑斓之间,原来容光焕发的桂子似耷拉着脸,大多成了一簇簇稀疏的干花。
吐完了花蕊后瘦削的桂花,分离成孤零零的丝丝缕缕,沿着枝条悬挂下来。风吹来的时候仿佛“命若琴弦”,瑟瑟抖动。尽管树荫下还有隐约的余香,但已很微弱,用心感觉起来,能听得见桂子“声若游丝”的颤栗吟唱。袅袅不绝的馨香就是她的歌声!
她们用尽了最后的心气,为人间送来一份芳香。那是她们作为被诗人们夸赞了千年的名花极尽绵薄之力呀!我非常喜欢朱淑真的桂花诗:“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在难得的赏桂之旅中,我见证了她或盛或衰、或娇或倦的容颜,但都是彼此的倾心相悦。我把捡回来的几瓣干桂花带回家,粘压在书签上,悄悄放进网上刚买的《苏白词传》里。
喧腾了一周后的的桂子们,似乎正在沉沉睡去了。经过二三波花开花谢,尤其是最后一波的过猛发力,来不及稍事喘息,在一拨拨赏花的游人面前,难得每天保持着不倦的欢颜,就像场上的名角,也还有肌肉笑得僵硬的时候呢!她们也需要中场休息,需要再振旗鼓,等待来年秋风再起的时候。
这样想着想着,我的中秋分明已然桂香满屋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1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