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莫迪再次连任印度总理之后,给自己新任期的工作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大力发展印度的制造业,打算让印度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中心”。
不过莫迪这个工作推动的并不顺利,因为他们一直在给自己制造业的发展“设绊子”,在当地时间9月10日,印度宣布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在12%到30%。
如今的国际形势,关税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了,那印度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宣布这样的决定,意欲何为呢?
印度加征关税
印度选择在这个时候做出加征关税的决定,多少有一些要“火上浇油”的打算,因为在目前,中方面临的不仅是印度这一个打算加征关税的国家,不过印度与其他国家的略有区别。
在中国电动汽车远销全球的背景下,美国持续炒作“产能过剩论”,宣布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不过目前为止,美国政府一再推迟,算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在美国之外,他们的“盟友”也在紧跟着美国的步伐,欧盟和加拿大,同样宣布对我国加征电动汽车关税,尤其是加拿大,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毫无道理的加征与美国一样的100%的关税。
而中方,对于这些加征关税的行为也都予以反制,特别是对加拿大进行了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反制力度非常大。
而印度,虽然加征的并非是电动汽车关税而是钢铁相关产品,但这个决定依旧是不理智的。
对于加征关税的原因,印度方面表示,是“担心商品出现倾销行为”,因此要加征关税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更好的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要知道目前印度的钢铁,从我国进口的比重最大。
而我国的成品钢材,之所以会越来越多的出口到印度,还是因为印度自身的关系——他们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这个大力发展,各方面就少不了要用到钢材。
这样看的话,是印度自身对成品钢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才导致了钢材进口越来越多的情况。
而且从相关报道当中也能够看出,对于过分依赖钢材进口这件事,印度的本土钢材企业也表达过不满,要求印度政府对进口钢材加征关税。
看起来印度这次决定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他们本土的钢材企业的发展,但实际上,印度钢材企业早前进行呼吁的时候,不过当时的印度政府没有同意,因为他们“本土需求旺盛”。
显然印度政府也知道,在寻求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对于成品钢材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单靠自己的生产是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的,但如今还是做出了加征关税的决定。
印度这个决定,看起来是可以提高印度本土钢材企业的竞争力,但实际上,作为一个钢材净进口国,在需求量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供不应求,只会给印度的整体发展拖后腿。
这也是为什么说印度一直给自己的制造业发展“设绊子”的原因了,他们想发展制造业,但方式都出现了问题。
在国际当中,印度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国家,在美西方的反对声中,莫迪坚持前往俄罗斯进行访问,并且与俄罗斯达成多项合作。
也是因为这一点,美国也对印度出手了,不仅在军事维修方面选择不带印度,还对印度的航运公司进行了制裁。
“我行我素”的莫迪,在俄罗斯之行结束之后,又前往了乌克兰进行访问,不过这个行为,泽连斯基认为莫迪只是来基辅“打卡”,指责印度与俄罗斯的商业往来,莫迪的行为,可以算是哪一边都没讨好。
至于与中方之间的合作,印度也意识到,如今的印度想要发展制造业,还是离不开与中方的合作的,毕竟中国是全球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
因此在9月10日,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印度不拒绝“与中国的商业活动”,而且印度也是一直呼吁中企以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前往印度建厂的,想通过外企的入驻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但印度政府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对外企进行“收割”,即便是美企,也难逃印度的“制裁”,外企在印度,要么是被莫名其妙的罚款,要么是管理层逐渐“印度化”。
即便没有这两点,印度本土的工人素质也堪忧,工作效率低下,这一点富士康深有体会,转移印度之后问题不断。
本身外企对于印度市场就是观望状态,即便是印度方面邀请企业前往印度发展,依旧担心遭到针对——这并非没有先例,在这种担忧中,印度政府又宣布对华钢铁产品加征关税,无疑是在将还未前往印度的企业越推越远。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保护本土钢铁企业的发展,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印度的做法包括决定的时间都有问题,企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而印度政府选择一刀切,直接用加征关税的方式来对进口钢材进行遏制,这明显是不对的。
对于印度那些依赖成品钢材的企业来说,他们的需求不会减少,但本土生产的钢材很难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这就是印度目前的生产现状。
印度这一决定,保护了钢铁生产业,但相关的制造业包括中企前往印度建厂这些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对于印度来说,利并没有大于其中的弊。
不管是制造业发展,还是钢铁的生产,印度的表现都可以说是很“着急”的,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印度想要稳步发展,还是少不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1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