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4年注定是载入中国交通史册的一年,不是因为堵车,也不是因为油价,而是因为——无人驾驶真的来了!
上海滩上首批完全无人驾驶的网约车已经拿到了“通行证”,在浦东新区的部分路段正式上路运营。
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了舆论,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愁眉不展,而最焦虑的莫过于全国700万网约车司机。那面临席卷而来的科技浪潮,他们准备好了吗?
无人驾驶时代
“小眼睛”眨巴眨巴,车顶的传感器飞速旋转,没有司机,方向盘却自己动了起来,这就是无人驾驶网约车,在上海街头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早在2021年,武汉就上线了一个名为“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网约车项目,并在今年5月投放了1000辆,据说用户体验还不错。
而现在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的上海,也紧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加入了到了无人驾驶汽车的行列,对于乘客来说,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吸引力确实不小。
因为没有司机成本,所以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可能同样的距离无人驾驶网约车的价格只有传统网约车的一半甚至更低,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这简直是“真香定律”。
同时也比较安全,无人驾驶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路况,反应速度和准确性都比人类司机更高,而且不会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从理论上来说,安全性更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体验感,车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也不用担心遇到不靠谱的司机,可以享受一段安静舒适的旅程,对于社恐人士和“i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然而对于700万以此为生的网约车司机来说,这波科技浪潮却更像是惊涛骇浪,订单减少、收入下降,曾经熟悉的路,如今却充满了未知和迷茫,他们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700万网约车司机的困境
“2019年那会儿,跑12个小时,轻轻松松就能赚个五六百,比上班强多了,时间还自由!”
老张是一位有着5年驾龄的网约车司机,回忆起当初入行时的“高光时刻”,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但很快又黯淡下来。
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对于那些依靠接单来维持生计的人来说,这种状况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据统计2023年,全国网约车司机数量已经突破了700万,其中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大多学历不高,技能单一,将网约车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网约车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平台抽成高、补贴少,再加上油价上涨等因素,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无疑是雪上加霜。
以“萝卜快跑”为例,5公里的路程,无人驾驶网约车的价格还不到7块钱,而传统网约车的价格至少要十几块,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新民晚报的记者也曾体验过上汽赛可智能公司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小可”。
据他描述,“小可”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在车内环境上表现出色,提供了干净整洁的乘车体验,且车内没有异味,给乘客带来舒适感。
乘客还可以通过座椅后背的屏幕实时查看车辆行驶路线和周边的情况,增强了对行程的可视性和安全感。
因此无人驾驶网约车的价格、安全、体验优势,正在逐渐赢得用户的认可,而这对于传统网约车司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而订单被抢走,收入减少,甚至面临失业的风险,这些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转型之路
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约车司机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可能会错失未来发展的机会,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积极寻求转型寻找新的出路,毕竟道路是人走出来的。
那想要实现转型,就要改变“一招鲜,吃遍天”的传统观念,提升自身竞争力。
虽然网约车行业门槛低,但并不代表没有技术含量。
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路线规划、突发事件处理等等,都是网约车司机的必备技能,因此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学习,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个人品牌。
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新兴岗位,比如“远程驾驶员”这样的岗位。
该行业可以通过5G网络远程操控车辆,处理突发情况,这对司机的驾驶经验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无人驾驶车辆的维护保养、监控和远程控制等岗位,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因此网约车司机也可以抓住这些机会,学习相关技能,实现转岗就业。
当然,网约车司机的转型不仅需要个人的主动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为网约车司机提供专门的转岗培训课程,帮助他们应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冲击,顺利转型。
同时还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帮助失业人员,尤其是在技术变革中受到影响的群体,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
笔者认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造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阵痛,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到来对网约车司机来说,既充满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与其害怕被时代淘汰,不如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在科技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