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一时间,有关延迟退休的话题讨论非常热烈。
而事实上,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预期,早在今年的7月份几乎已经成为了共识,很多观察者认为,自2025年开始实施的概率很大。
何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呢?
主流媒体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假设从2025年开始实施,到2055年最终达到65岁退休的话,在这个30年里,逐年延长2-4个月退休。按照推算,90后基本上都是65岁退休了。
当然了,广大网友们普遍焦虑的更多是就业问题,“内卷”太严重,让很多人在退休前相当长时间是否还能有稳定工作,心存疑虑。35岁不好找工作,40岁中年危机,是社会普遍担心的问题。
说实话,这种担心并非是毫无依据,是当今社会的真实现状。
站在哲学高度来思考,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更为客观,如果以当前的现状来直接想象未来30年,无疑是刻舟求剑。
随着时间推移,35岁现象定然会消失,由于老龄化社会逐步加深,相当一部分传统企业,想要招聘年轻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也就是说,所谓的35岁现象,可能会变成45岁现象,55岁现象。这恰恰不是“水涨船高”,反而是人口红利“潮水褪去”带来的影响。
也就是说,当前之社会,尤其是35岁现象,内卷背后,实际上是严重地浪费人力资源。
尤其是高学历退休早了,其实对人才浪费更大。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一个女博士,30岁博士毕业,50岁就退休了,如果再加上产假等,可能一生工作不超过20年。要知道,20年几乎就是弹指一挥间,以平均寿命78岁来计算,享受退休生活是28年。工作的时间长度甚至还没有读书的时间长,人力资源定然是严重浪费。
女性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又比男性寿命更长,这恐怕是最终男性与女性在退休年龄上平等的重要原因。
可以断定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是,深度老龄化与少子化同时存在,所以,国内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大趋势几乎不可逆,这就意味着读书的平均时间越来越长,延迟退休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闲闲财经认为,时下对延迟退休焦虑的本质是,未能享受工作本身。
我们经常喜欢拿来列举的案例是,董明珠30年没有休过假,如果她退休了,肯定会认为退休没有上班更有意思,这是享受工作的一种表现。类似的情况是,94岁的股神巴菲特,迟迟不肯退休,这是对工作深度喜爱的典型案例,你让他不工作,可能他就会觉得人生活着了无生趣。更有意思的是,巴菲特的接班人今年已经62岁了!
只要阁下能够享受当下,享受工作,自然就没有对延迟退休的焦虑。
当然了,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不同,像董明珠、巴菲特、巴菲特的接班人,其实是幸运的。绝大多数人,对一生从事的工作,甚至都热爱不起来。
究其根本,还是人口红利惹的祸。
人口红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就是“内卷”太厉害,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因为热爱而去工作,而是为了生存被迫去工作。比如,很多外卖小哥,你能说他们发自本心地热爱配送工作吗?读了多年的书,就是为了送快递的吗?
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有些人是为了权宜之计,渡过难关罢了。
为了生活能够继续,有些人不得不“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表现,但,如果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很难真正享受工作本身的。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高质量教育更加普及,人工智能应用的逐步兴起,体力劳动逐步会被机器替代。能够享受工作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延迟退休,将会演变成劳动者主动拥抱的事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