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有媒体记者近日深入黑龙江省林甸县多个乡镇、村屯发现,田间一些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零部件丢的丢、坏的坏,有的因为“碍事”被拆卸。此外,一些抗旱水源井也成了摆设。
“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当地村民的一声叹息,像一个尖锐而沉重的问号,需要令人信服的答案。不少大型喷灌设备处于“建而不用、建而难用”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
梳理报道可以发现,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林甸县耕地面积有限,老百姓承包的口粮田少,地块分散,并不适合用“大喷”。其二,“大喷”建设时未经村民同意,直接占地建设,有的设备安装至今“动都没动”。其三,使用花费大、维修成本高也是问题。表面看起来,这些都是理由,但稍微一细究,便感觉有些不对劲。
从常情常理看,无论“大喷”还是“小喷”,建设之初都要充分问需于民,从立项到审批,从建设到验收,从使用到维护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遵循程序,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掉链子”。而如今,这些喷灌设备却成了摆设,不仅不能造福于民,甚至因“直接占地建设”而影响居民种植,问题出在哪里?如此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样子货”项目,究竟是怎么出炉的?
据悉,针对部分涉农项目“建而不用”等问题,林甸县已制定项目排查整改方案,对全县涉农项目建设的设施进行检查。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固然值得肯定,但纠错的第一步,还要弄清楚当初为何犯错。同时,既要纠错,也要究责,究竟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据统计,2023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较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的2022年增长10.1%,再创历史新高。水利建设投资高、建设规模大,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大型喷灌设备,还是抗旱水源井等,既然花大笔钱建了,就要物尽其用、良性运转。从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快优化其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再到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实做细,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国家的钱不能打水漂,喷灌设备成摆设不能不了了之。对“样子货”项目要一查到底,查得一清二楚,更要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深刻意识到涉农项目关乎农民利益,容不得丝毫含糊。唯有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公正透明,才能确保资金资源高效利用,真正惠及农民。(央广网特约评论员秦川)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