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时常发生自燃事故,但为何出租车几乎没有此类安全隐患?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新能源车辆的保有量正在逐年攀升,其中以出租车为主力军,但自燃事故的主角却始终是私家车。
作为城市道路的"劳务工"、全天候运营的新能源出租车,为何能幸免于燃烧的威胁?与之相反,私家车明明只是偶尔上路遛弯,却容易遭遇自燃的厄运。
原因就藏在"用车习惯"和"配置差异"之中。
出租车司机绝大多数是老司机,对于车辆保养维护了如指掌。他们每天都会仔细检查车况,一有异常马上排查。连轮胎气压都管理有素,更别说会忽视线路安全了。
相比而言,私家车主普遍缺乏专业维护经验,维修保养也显得较为随意,大多等到强制年检时才重视。对于汽车内部线路、零部件的检视往往流于形式。
长此以往,车况难免就会出现隐患。尤其是线束老化更是重灾区,极易引发自燃事故。
汽车线束可以理解为人体的神经系统,各个电路就像人体中的神经网络,负责传递和控制各项指令。如果某一处发生短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线束的"神经"易受损伤,主要就在于材质和使用环境。出租车采用的材质相对简单耐用,而且全天候运转,线束本身处于活跃状态,不易老化。
反观私家车,材质更加复杂,加之漫长的停放期,就好比神经长期处于"休眠",功能自然大打折扣。时间一长,各种问题就会滋生蔓延,危及整车安全。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于新能源出租车的配置远为简化。
它们大多是为出租车辆定制的低配版本,功能单一,去除了诸如影音娱乐等增值配置。相应地,内部线路也就更为简单,工作压力较小。
可与之对比的,便是私家车的高配化趋势。为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网联等功能的需求,汽车制造商不断加码电子化配置。
这意味着更多的线路,更复杂的电路系统,自然也就增加了安全隐患。一旦线路出现过载、短路等情况,火灾隐患就会被点燃。
曾经有位汽修老师傅说过这样一段话:"车往往不是开坏的,而是放坏的。"
就像我们家用的电线电缆一样,长期不使用很容易出现虚接老化的问题。同理,如果私家车长期搁置,内部线路自然也会加速老化。
一旦出现裸露导线、绝缘层破损等情况,只要有一星火种,就有可能引发燃烧。而新能源车辆内的动力电池组,更是一个"定时炸弹"。
当然,要彻底解决问题,根本之道在于提高全车安全性。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各环节都要严格把控质量。
我们常说"车品人品",实际上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更应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车辆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决不能有半点闪失。
与此同时,个人车主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保养习惯。当前汽车后市场服务还有待完善,车主应主动了解维修知识,合理使用爱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9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