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就比如2023年,中国在世界电动汽车市场所占据的份额高达60%以上。
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项极为利好的消息,但对欧盟那些老牌车企来说,显然是不愿意见到的。
于是,欧盟各国打着保护本国的车企的名义,开始从今年7月份起,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开始临时征收额外的关税。
目前,该措施已经执行了约两个月,使得中国电车企业的利益遭受损失。
为了反对欧盟的“制裁”,中国也开始了反制措施,计划对欧洲燃油汽车征加关税。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目的?
1、中国新能源汽车厚积薄发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与国际接轨,不断的在开放国内市场。
尽管拉来了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发展,但也落得了个“世界工厂”的称呼。
这个称呼指的不是那些高新科技产业,实际上指的却是如纺织、电子这类的低端工业。
那个年代的人们谁没有听过这句话:“我们用8亿件衬衫,才换来了一架飞机。”
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无法忘怀的伤痛,毕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国梦。
于是,为了改变这一境遇,中国无数科研人员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
历经了长达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我们才在电动汽车这一领域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而最能体现这一事实的莫过于市场数据。
根据乘联会(乘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全球销售出去的新能源汽车达886万辆。
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廉价的价格,卓越的质量,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可谓是稳扎稳打,赢得了许多国家消费者的“芳心”。
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块蛋糕就那么大,你吃得多了,那别人就吃得少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着实压缩了不少传统车企的市场空间。
尤其是有着“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国之一”称号的德国,更是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所以为了保护本国车企,不落得个被淘汰命运的下场,欧盟才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延缓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的脚步。
2、中欧新能源汽车贸易战
从表面上来说,欧盟是为了给自家车企提供保护,为本国车企进行技术迭代升级争取时间。
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却是在做更深层次上的博弈。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通过贸易就能决定的,更多的还带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因此就有人猜测,欧盟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笃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会放弃欧盟市场。
想要以此逼迫中国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比如在某些技术方面进行共享。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不好的一面,他们认为欧盟27国此举犯了大忌,完全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在如今低碳环保的国际大背景下,欧盟车企本就占据劣势。
不让他们出去闯荡,却窝在家里闭门造车,迟早会落得个被市场所淘汰的下场。
他们还说出了特斯拉车企落户中国上海的成功案例,不仅没有使中国新能源汽车遭受打击,反而开始了良性循环,更完善了相关一系列的产业链。
不过,双方毕竟整体情况有所不同,欧盟放开市场是否会让本国车企变得“知耻而后勇”。
也不见得是一种必然,毕竟这本就不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一时间,各种说法争吵不断,结果谁也无法说服不了对方。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欧盟此番加税行为,必定会让中欧双方的贸易往来变得一团漆黑。
中国断然不会坐视本国的利益遭受损失,在欧盟对外宣布加税的那一刻起,中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据相关媒体报道的消息显示,中国现在正在考虑是否对欧盟的燃油汽车加征关税。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如今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购买国。
一旦反制措施得到落实,那么欧洲那些传统老牌车企的利润,将会大受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在2022年一年内,欧盟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就达35万辆,价值近180亿美元。
可见对欧洲车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会让他们损失大量的订单。
而且中国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主打的就是一个物美价廉,对于那些质量好,价格便宜的汽车是很乐于买单的。
外加爱国情怀的驱使下,他们似乎更加愿意选择国产汽车,这就进一步削减了欧洲车企的利润。
这场“汽车大战”,最后究竟哪方会获得胜利还犹未可知。
根据双方的态度不难看出,已经上升到了政治方面。
在西方不断高举“贸易保护”的今天,此次事件或许会变成惯例,在今后将会不断的上演。
总的来说,这次“贸易战”在短期内对双方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远远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可受最大影响的还是双方的消费者。
虽然会因为价格而让一些消费者停止购买的脚步,但对那些“死忠粉”来说。
他们仍会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来购买自己心中的“梦中情车”,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3、中国占据上风是努力的结果
除了政治方面的考量,在这次“贸易战”的背后,还能从某些方面看出双方在产业转型时期的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能看到的则是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在引进外部先进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压力,中国车企选择了迎难而上。
充分利用了中国拥有全产业链的特点,以价格优势率先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外加不断总结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通过市场需求来驱动自身进行产业升级,终于取得了如今的地位。
其次再来看欧洲,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他们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无法自拔。
虽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如碳中和,也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
但他们却缺少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尽管起步阶段大致相同,但输在了技术积累阶段。
所谓“一步差,步步差”,中国车企就是用一点一滴的差距,拉开了与欧洲车企间的差距。
未来主流的必定是绿色能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试图阻挡历史前进步伐的行为,都只是螳臂当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已经分得了一块大大的蛋糕。
但我们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继续保持这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毕竟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