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皇帝谈爱情,恐怕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之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之深世所罕见。
其实李世民也谈不上“专一”,韦贵妃、徐贤妃、杨贵妃、燕德妃、阴妃、杨妃等都是李世民的心头肉,要不然他就不会留下14个儿子,21个女儿。
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儿子的前途,为了娘家的未来,这些女人们都会各显神通“大闹后宫”。在这些宫斗大戏中,皇后往往最被动,失败的也往往是皇后。
原因很简单,一则皇后是众矢之的,没有真正的盟友;二则皇后的婚姻通常是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三则皇后年龄偏长,年老色衰,斗不过新宠。
唐朝皇帝不喜欢立皇后,不算追封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德宗李适、唐昭宗李晔,七位皇帝立了皇后。其中只有唐太宗、唐德宗的两位皇后“功德圆满”,其余五位,唐高宗王皇后、唐玄宗王皇后被丈夫废黜,其余三位都被继任者废黜。
看起来,皇后在唐朝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那么长孙氏凭什么能做到功德圆满呢?五个原因吧,其中最后两个最重要。
01.礼法不容许突破
这条理由虽然像纸糊的,一捅就破,但这玩意儿就像一道无形的墙,一旦有人想搞事,用起来得心应手,弄不好皇帝会被撞得满头大包。
长孙氏13岁嫁给李世民,是李世民的嫡妻。李渊攻入长安,自封唐王后,以杨侑的名义册封李世民为秦国公,后改封赵国公。第二年李渊代隋建唐,李世民受封秦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长孙氏随之就被立为太子妃。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受禅登基,仅仅十三天后,长孙氏就被立为皇后。
这个过程中,长孙氏一步都没被耽误,紧跟着被册封为秦国夫人、赵国夫人、秦王妃、太子妃、皇后。也就是说,长孙氏的嫡妻身份是经过李渊、李世民两代皇帝不断确认和巩固的。
李世民通过非法手段夺取皇位,还想再次突破礼法废黜皇后吗?补一个窟窿就压得他喘不过来气了,怎么可能再无事生非?
02.长孙皇后去世早
长孙皇后去世的只有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属实令人惋惜。但对身处旋涡中的女人来讲,早逝未尝不是“功德圆满”的保障,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
我们承认,长孙皇后在世时地位确实非常稳固,但谁敢保证以后永远会这样?谁敢说李世民不会变心?
就算李世民的爱海枯石烂,请别忘了,后来她的三个宝贝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为储位爆发了恶斗,作为母亲,她一定能摆得平几个儿子的关系吗?
再后来,李世民一度想用杨妃的儿子李恪取代李治,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会不会因此跟李世民爆发冲突呢?
总之,皇后的位置决定了她始终处于高危状态,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将她拖进旋涡,这不是她个人的意愿就能避免的。
但她的早逝将这一切都给了活着的人,用遗憾留给自己一个“圆满”。
03.长孙家族的势力
在宋朝以前,“家族”的势力决定了每个人的生存极限,因为那是一个出身固化的时代。
长孙皇后身上流着两朝皇族的血脉,她的高祖是北魏的上党王,拓跋家族的后裔,以宗室之长被赐姓“长孙氏”。她的母亲也不是等闲之辈,而是北齐宗室乐安王高励的女儿。
相对于本土出身的关陇豪族,长孙家族脚跨关陇和关东两大豪族集团,其地位相当重要。
李世民之所以能娶长孙氏,其实就是两大家族的政治联姻。李渊起兵之初,长孙皇后的族叔长孙顺德就是“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
李世民的秦王集团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即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以及舅舅高士廉,他们和长孙顺德一起,都是“玄武门之变”的核心人物。
李唐王朝就是靠豪族集团的支持才建立起来的,对他们的打压一直到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李世民大体上跟李渊的政策一致,对以关陇集团为首的豪族以拉拢为主。
长孙皇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长孙家族,以及与长孙家族利益相连的高氏、鲜于氏、王氏、柳氏、赵氏等姻亲家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自古废皇后都是一件地动山摇的大事,皇帝的筹码稍有不够都不敢轻举妄动。
04.长孙皇后的贤德
如果李世民要是废皇后,一定会被喷破头,因为长孙皇后的声誉实在太好了,她被后人评为“四大贤后”之一一点都不夸张,无论品行、才学、智慧都无可挑剔。
长孙氏喜欢读书,亲自撰写了《女则》三十卷,《全唐诗》还收录了她的一首诗。她的书法造诣一流,还将她的儿女们都培养成了一流的书法家。
她为人简朴,懂得自律,对子女要求严格。李承乾的保姆曾经向她提出给太子增加用度,遭到她的拒绝说:“作为储君,所患者应该是德不行,名不扬,而不是用度不足。”
她病重时,拒绝李世民和儿子们为她祈福、为她剃度出家人。她不想哥哥因为自己获得照顾,逼长孙无忌辞去相位。但当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犯了罪后,她却又为他求情,而这个哥哥早年却将她母子三人赶出了家门。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遭到李渊、李建成的打压,形势相当凶险,长孙氏凭借出色的智慧,尽心侍奉李渊,让濒临破裂的父子关系得以缓和。
李渊去世前一年,有一次长孙氏亲自给他梳头,眼见老公公满头白发,她沧然落泪,引得李世民当场洒泪。
李世民有时候拿朝政上的事咨询长孙皇后,她总是沉默不言,如果李世民问急了,她就说“后宫不得干政”。
但如果李世民有明显之过,她又会以智慧的方式极力劝谏。魏徵、房玄龄都曾经得罪李世民而遭到训斥甚至贬黜,但都在她的巧妙周旋下得以幸免。
李世民身边女人多,长孙皇后从来没有表现出嫉妒,她甚至还将其她嫔妃的孩子收过来亲自抚养。
皇后的功能绝不仅于给皇帝提供娱乐、生儿育女,而是后宫之主、帝国形象担当,除非李世民脑子进水,才会废黜长孙皇后的这样的女人?
05.李世民的真感情
李世民虽然身处百花丛中,但毫无疑问,长孙皇后才是他最爱的那一个,您悉数历史上的皇后,有几人能给皇帝生下七个儿女(不算夭折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因为长孙皇后的关系,对这七个孩子给予了更多的爱。
历史上对培养太子最精心的皇帝,恐怕除了朱元璋就算是李世民。李承乾的不成器,就跟李世民的过度溺爱有很大关系。
李泰也是个才华一流的皇子,同样因为李世民的过度宠爱而导致野心膨胀,进而引发兄弟之争。
李治是唯一一个由李世民亲自抚养的儿子,长孙皇后去世后,8岁的李治跟父亲一起生活了六年才单独出宫独立生活。
与李治有同等待遇的是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很不幸,她还不懂得“死”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她也很幸运,因为父亲亲自承担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这位小公主在父亲的影响下,一手漂亮的飞白体居然能以假乱真,唯一遗憾的是这孩子12岁就早夭了。
长孙皇后的其她三个女儿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新城公主两个被嫁给长孙家族,一个交给杜如晦的儿子,每嫁一个都是一段“扯皮官司”。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偏心眼”,总是嫌给女儿的不够多,常常逾制,因此遭到大臣们的批评。
后来因为驸马杜荷卷入谋反案,李世民又为宝贝女儿城阳公主另择佳婿,甚至为此不惜要未必礼法,将婚礼定在白天(因为占卜说白天利于城阳公主的婚姻)。
新城公主的婚礼因为过于豪华,筹备四个月依然没准备好,以至于李世民自己都驾崩了也没能看到女儿出嫁,害得公主的婚礼只好被中断,在丧期结束后才得以继续。
长孙皇后病重期间李世民都在竭尽所能救治,去世后,李世民给她最高的礼遇。
有一次李世民登高远望长孙皇后长眠的昭陵,还问魏徵能否看得到。魏徵故意说“没看到”,李世民指着昭陵给魏徵辨认。
魏徵一语双关地说:“原来是昭陵啊,我以为是献陵。”
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寝,魏徵此言等于是讽谏李世民:你对皇后的追念有点过头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之泪流满面地走下高台,从此不再登高远眺,以防止大臣们批评他因为私爱耽误国事。
人和人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不能简单类比,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地位、环境和个人情感,他们就是天作之合,您说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