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拿大发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文件,对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再添新成员。
相比较于美国多次推迟制裁的时间,加拿大和欧盟27国似乎决心更大。
为此,我国很快就对28国作出了对等反制措施,却也因此误伤了一个冤大头。
与此同时,面对我国的对等反制,欧盟多国领导人也开始纷纷访华求和。
加拿大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对等反制28国
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发布文件称,要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而且其加征关税的范围还包括了混动车型和大型客车等等,这也创造了对华加征关税的多项历史纪录。
没有提前调查,就针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如此多的关税。这样的行为显然带着严重的针对性和政治目的,因此我国也向加方多次提出反对和抗议。
但加方却罔顾我国的好意,执意要执行这项将会严重破坏两国关系的关税措施。
我国也决定不再留情,针对加方展开了四道反制措施。其中既包括了对油菜籽和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有历史首次展开的“反歧视性调查”。
而对于已经宣布对华电动车征税标准的欧盟,我国同样展开对等反制。
猪肉及猪副产品是首批被展开“反倾销调查”的产品,之后我国又针对欧盟的乳制品、葡萄酒等一系列产品展开调查。
8月末,我国商务部还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对大排量汽车提高关税,并听取了业内专家的意见。
如果该意见被采纳的话,对于欧盟很多国家来说都将是不小的打击,甚至一些反对对华征税的国家也可能沦为冤大头。
这其中就包括了欧盟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德国,他们从欧委会展开对华电车调查时就持反对意见。
但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在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支持下,欧盟通过了对华征收关税的决议。
这就已经让德国车企的业务受到影响,如果我国再加征大排量汽车的关税,那德国车企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
而我国面对欧盟等28国挑起贸易争端展现出的决心和态度,也让很多欧洲领导人开始担忧中欧经济有脱钩风险,于是组团来我国访问。
从9月8日开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挪威首相特勒,相继前来我国访问。
他们的目的也几乎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要来向我国求和。
西班牙首相领衔,多位欧洲领导人接连访华
9月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会在9月8日-11日对我国展开访问。
桑切斯是欧盟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清醒者,他和西班牙政府一直都主张欧盟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应秉持稳健、谨慎的态度。
也曾公开呼吁:世界应该倾听中国的声音。
尽管此次访华的背景并不乐观,而他依旧希望此次访华能达成一些合作计划,为中西关系乃至中欧关系改善作出贡献。
首先,桑切斯势必希望我国减缓对欧洲猪肉和猪副产品的反制,毕竟西班牙是欧洲出口猪肉最多的国家之一。
有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西班牙向我国出口了总重量超过56万吨猪肉相关产品,总价值达到了12亿欧元。
从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开始后,西班牙就多次喊话我国,希望留下谈判的余地。
桑切斯此次访华,势必会针对农产品问题和我国展开讨论。
其次就是电动汽车领域合作问题,西班牙在该领域早就和我国达成了合作。
可如今随着欧盟加征关税日期的逐渐逼近,两国的合作或将受到影响,因此桑切斯也希望能和我国共同找到解决贸易摩擦的方法。
同时桑切斯还会在访华期间参加中西论坛,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会议等一系列商业活动。
从他的行程安排和目的不难发现,西班牙在中欧贸易争端问题上保持着冷静、务实的态度,希望扮演中欧关系的润滑剂。
而即将开启访华之旅的不只是他一人,挪威首相斯特勒也已经敲定好访华时间。
今年是中挪建交70周年,两国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和友谊。
斯特勒的行程和桑切斯有着一定的重合度,他的访华时间是9月9日-11日。不出意外的话,他此次访华的目的同样是商讨经济合作。
说得更直白一些,这两位欧洲领导人此行就是来向我国求和,尽可能助力中欧经贸摩擦软着陆。
这些欧洲领导人集体访华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眼红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华之旅的收获。
要知道梅洛尼可是和我国签订了三年合作规划,包括了电动汽车领域、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合作。
而她的访华收获,让越来越多的欧盟领导人意识到: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想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加强同中方的联系。
因此当欧委会有意限制我国对欧洲的经济投资时,除了和我国关系不佳的立陶宛外,其他国家纷纷投出反对票。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或许欧盟对华电车加税的最终裁决还会发生一些转变,这也是值得所有人期待的。
结语:
我国并不愿意和任何国家发生贸易争端,可面对其他国家无理的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时,我们也绝不会无动于衷。
对欧盟以及加拿大等28国的反制措施,就证明了我们保护本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决心。
但同时,我们也给这些国家留下了谈判的余地,
桑切斯和斯特勒的访华之旅,就是避免中欧贸易争端走向贸易战的关键一步,不知道他们能否把握住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