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马善军
在上虞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布衣蔬食、清正廉洁而著称,每天以豆羹为主食,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豆腐知县”。他就是明代上虞的“父母官”,叫汪度,字弘夫,安徽绩溪梧村人,成化癸卯科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出任上虞知县。
安于清贫心系百姓
在上虞任内,他坚守清贫,衣布茹淡,一日三餐,仅以一碗由豆腐制作的菜羹为食,从不贪图奢侈享乐,一心专注民生福祉、关心百姓疾苦,勤勉敬业,廉洁奉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父母官”的深刻内涵。不久,民间就传唱出“知县汪度,民之父母。身穿布衣,口嚙豆腐”的歌谣,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豆腐知县”。
光绪《上虞县志》关于“汪度”的记载。
秉公执法以德服人
汪度在治理上虞时,不仅严于律己,更以理服人。当得知有位百姓因为家贫,只好卖掉牛犊来缴纳税赋的情况后,就下令归还牛犊,想方设法帮助他减免税赋。在处理案件时,汪度坚持以德服人、以理服众,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导,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动用刑罚。他用仁政和慈爱,使得全县民风淳厚、人民安定。
知县汪度关心民瘼手绘图。
不畏权贵敢于直谏
汪度一身正气,敢于斗争,面对宦官刘瑾的种种弄权误国行为,他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因此触怒了刘瑾,被诬陷受贿,革职罢官,放归家乡。离任之时,因家中清贫如洗,囊无一钱,上虞百姓深感痛惜,纷纷挽留、争相捐助,但都被他婉拒了。为了感念他的恩德,民众自发为他立碑建祠,碑文深情地写道:“卓卓汪侯,清苦持守,三载居官,一分不苟,逆瑾弄权,诬以贜垢,削籍去官,夺我父母,悠悠我思,天长地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上虞百姓对汪度的无尽怀念与敬仰。
乾隆《绩溪县志》关于“汪度”的记载。
回到安徽后,他杜门不出,著书立说,继续为天下苍生发声。尽管生活清贫,但乐在其中。正德六年(1511年),饶贼猖獗,波及绩溪县,他却毅然组织义勇,加强团练,保卫家园,使得境内得以安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