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田秉毅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田有方是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母亲杨泓则是家庭主妇。小小年纪的秉毅并没什么出众的表现,就像一根看似平凡的秸秆。
这根"秸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家中浓厚的读书氛围。父母虽非体育世家,但十分重视对孩子全面均衡的培养。小秉毅除了爱动爱玩之外,父母也从不放松对他的功课要求。
就在九龄那年,小秉毅所就读的黎明小学出了一位很有远见的体育老师——陈福成。陈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高瘦挺拔的田秉毅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陈老师先是私下找到秉毅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秉毅的身体素质很好,加之家中环境优渥,如果勤加训练,将来定有出众的发展前景。不如让他加入校羽毛球兴趣小组?"
这对知识分子父母对体育运动其实没什么了解,但出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考虑,还是应允了陈老师的建议。就这样,小小秉毅的人生轨迹,被改变了方向。
兴趣小组的日子
羽毛球兴趣小组可不是闲玩,对9岁孩子的训练也相当严格。每天放学后,小秉毅就要在体育馆里度过3小时的艰苦训练。
一开始是力量、柔韧和有氧训练,以打好基础。小秉毅的高个子和天生柔韧的体质给了他一些优势。但灵巧度和速度就比较差了,这需要后天的大量训练来弥补。
慢慢的,孩子们进入了技术训练的阶段。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导挥拍姿势、移动步伐、发力角度等各种基本功。秉毅学习态度虽好,但总是因为动作生疏而吃了许多亏。
不过这并没有击垮他。再艰难,秉毅都咬牙坚持,从不抱怨。晚上回家也总是嘟嘟囔囔地自己练习。三年的坚持下来,他已成为校队的主力,并在武汉市少年赛中获得亚军。
武汉体校的开端
1976年,秉毅通过考核,进入了武汉体育学院附中。从此,他正式步入"专业化训练"的轨道,未来3年里任务只有一个:为将来进入湖北省队而作好准备。
武体的训练环境无疑是一大进步,各方面的条件都比普通中小学好很多。但与此同时,压力和内耗也骤然加大,要求从每天3小时直接增加到7小时的集训。
对秉毅来说,集训强度的增加是利是弊目前还很难说。当年他的年龄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期,过度训练反而容易影响生长发育。所幸教练组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他制定了"量力而行"的训练计划。
正是有了这种"精细化操作",秉毅不仅没有生长受阻,反而在三年后以优异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考入了湖北省羽毛球队,迈出了为之奋斗的第一步。
进入湖北省队后,秉毅的魄力和勤奋再次得到了较为中肯的评价,15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少年组男双冠军。这令人对他寄予了厚望。
不过,单单取得全国青年赛的佳绩还远远不够,想要进一步就非得在成年组赛场有所作为。湖北教练组对此也有着清醒认知,决定对秉毅实行"绝对化训练"。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绝对要求",哪怕是最基本的挥拍动作也要跟教练的标准动作严丝合缝,否则从头来过。其次就是身体素质的单项集中锻炼,每一项体能指标都要达到规格要求。
秉毅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这种"洗礼式"训练,从未有过丝毫怨言。有时一个动作练习一个月也难以达标,但他就是死缠烂打,愣是把教练组的要求做到了。湖北省队的绝对化训练虽然艰苦,但田秉毅从未退缩。相反,他越挫越勇,愈发坚韧。
田秉毅的顽强毅力在这一时期可谓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为了达到力量训练的标准,他每天都豪无节制地挥汗如雨,汗水簌簌流下。为了记住挥拍的标准动作,他逐一请教前辈们的经验诀窍,夜以继日地模仿练习。
终于,在1981年,努力终获回报。17岁的田秉毅凭借出众的综合实力,被国家羽毛球队青年组遴选为培养对象,正式跨入了"国家队"的大门。
进入国家队
对17岁的田秉毅来说,能进入国家队确实有些年纪尚小。但他独特的天赋和顽强拼搏的品质,让教练组看到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进入国家队后,田秉毅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此有了国家队水平的训练设施和师资配套,舒适的生活和作息条件也对心理和生理发育大有裨益。
教练组经过观察研讨后,对田秉毅的项目做出了重大调整。原本的单打运动员被安排改打双打,与此前在青少年赛场上就交手过无数次的李永波搭档。
两人从小就是老对手,对彼此的长短处了如指掌。李永波行云流水的步伐和精准稳健的正手弹球很合秉毅的脚步灵巧和反手威力,两人的默契程度很快就渐入佳境。
1984年,由李永波担任正手,田秉毅反手的这对"黄金搭档"就已经在亚运会男双打响了头炮。他们纤细柔韧的身材,扎实的内功底子,还有超乎寻常的场上默契,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中国羽坛新一代的明星姿态。
1984年的亮眼表现,为田秉毅进一步砥砺了前进的信心。作为中国新一代羽坛力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家羽毛球队摘取更加辉煌的桂冠。
1985年,田秉毅和李永波在年终的国际巡回赛中屡次夺冠。赛后,他们的教练王文教就孤注一掷提出"三年冠军计划"——三年内必须在奥运会、世锦赛和全英赛三大赛事上全部夺冠。
这是前所未有的激进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田秉毅和李永波对此精神振奋,视之为人生的终极挑战。
为了实现这个艰巨目标,两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暂时蓝领黑着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训练之中。他们每天练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有时甚至一连几天昼夜不停。
田秉毅和李永波以铁人的雷厉风行,对抗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他们始终保持百分之百的专注和冲劲,从不给自己留有任何退路,两人以顽强的意志一点一滴消解了可能阻碍他们前进的所有障碍。
1986年,他们在世界羽联超级赛中击败老对手,问鼎男双桂冠;1987年,他们在全英赛上延续热潮,取得卫冕。越来越接近目标的他们,内心的渴望也在与日剧增;
1988年,三年冠军计划进入了最后的挑战赛程——汉城奥运会。这注定是一场硬仗,不过田秉毅和李永波已有充分准备。
正如人们所料,田李组合在关键时刻力拔千钧,终于在夺得奥运会男双冠军的同时,也完成了他们的"三大满贯"梦想!
这一刻,属于他们!33岁的田秉毅终于,以九龙夺嫡之姿,坐上了羽坛王者宝座!崇高的荣誉与梦想,都在他孜孜不倦的坚韧与执着下一一实现。
至此,田秉毅在国家队已征战10载,身上也重重叠加着无数光环。他在羽坛赤诚卓绝的一生,就这样拨开云雾,熠熠生辉!
结语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是田秉毅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作为奥运会男双冠军的他,名利双收,一时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就在这一年的中秋节,田秉毅与国家跳水队的明日之星周继红结缘。两人同在体育界打拼,在诸多酒肆场合也是熟面孔,但一直没什么过多接触。
那天的中秋联欢晚会上,酒过三巡,大家都得了几分微醺。周继红这个素来冷冰冰的"铁娘子"竟也放下矜持,主动与田秉毅搭讪饮酒。
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攀谈起来,话头也由运动项目一直扯到了生活志趣,感觉意外地投缘。往后一年里,周继红主动展开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势",两人的交往也就不知不觉地发展到了结婚的地步。
1993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29岁的田秉毅终于娶了28岁的周继红为妻。不过新婚燕尔的生活没维持多久,次年周继红就怀孕生子,暂时放下了主教练的工作,当起了全职主妇。
一年之后,儿子田宇出生了。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照顾孩子着实有些手忙脚乱,但两人都乐在其中。田秉毅经常怀揣着孩子到处晃悠,颇有些"跟屁虫"的意味。
渐渐的,田宇长大了,周继红也重新投身到了教练的工作中去。可她对运动员的严格要求和铁面无私,在队员中却给她留下了"铁娘子"的绰号。
随着时间推移,田宇也慢慢地接受并赞同了妈妈做事的原则。在妈妈的熏陶下,他对体育运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健儿。
有这样的儿子,田秉毅自然引以为傲。他深知,只要儿子能怀着对体育运动的赤诚之心、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去实践,将来定能在运动场上取得卓越成就。
现如今的田秉毅,正领略着人生的散淡和从容。回首过往曲折坎坷的羽林征程,他现在重温往事会觉得前程实在太不易。
但正是因为那段灿烂而曲折的岁月,才造就了一代传奇的诞生。如今,他已然功成名就,荣誉加身,实现了毕生的夙愿。
有一位挚爱的伴侣与他携手同心,有一个健康顽皮的儿子延续他的体育梦想,田秉毅不禁感慨万千。这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和馈赠,他实在是活在了人生的祝福之中。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