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收到过验证码,手机号却被用来注册多款软件,背后是谁在操控一切,用途又是什么?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两名男子充当“中间商”,从上家获取实名认证的电话卡后,向他人提供电话号码及验证码用于注册各类软件,但这些电话号码的主人对此并一无所知。近日,这两名男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
2023年初,宁某刷到一条“接码拉新”的短视频,认为视频中的工作内容易上手且在家就能做,于是联系发布者了解情况。对方称,仅需把手机号和相应验证码转发给别人,就可以获得一定报酬,这让待业在家的宁某很是心动。
经观望和研究后,宁某发现如果直接购买某设备,可同时插入数十至上百张电话卡,再使用配套软件,能实现批量操作,自动读取和接发验证码。
据宁某回忆,他当时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设备,恰巧又结识同样待业的晋某,便谈到与其合伙做接码生意,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由晋某出资购买设备,宁某负责寻找手机卡和买家资源。
“我们知道这可能是违法的事,但又觉得只是将号码和验证码提供给别人使用,行为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加上我们两个都没工作,缺钱用,只想赚快钱。”宁某称,二人决定合伙后,他又经视频发布者介绍,联系上了某设备和电话卡卖家(另案处理),电话卡卖家身在重庆,为方便开展业务,他便与晋某商量一同前往重庆做业务。
开展业务期间,宁某与晋某以每张卡140-150元的价格,从上家获取全新的电话卡,等手上这批卡的验证码都卖完后会联系对方购买新卡。宁某交代,他们会根据注册的软件来决定价格,一般为0.5元-40元不等,每张电话卡能注册20个软件左右,可以从中获取200多元的收入。
经审查查明,宁某、晋某经共谋,于2023年3月至6月期间,通过上家购买被害人电话卡信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某设备在特定接码平台,利用被害人实名注册的电话卡接收验证码,帮助其下家注册各类APP账号,涉及账号200余个,共计非法获利19167.66元。
“这些账号通常被用于网络刷单、刷赞、刷粉、‘薅羊毛’等不正当用途,有些甚至可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危害巨大。”承办检察官介绍。
日前,宁某和晋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万七千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6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