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两年的政策, 没那么有效了?

菜根2024-09-03 20:07:51  89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吴晓求前段时间在会议上的几句话在网上疯传,他说:

目前中国的经济出现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普通人对于未来缺乏信心,如何保证信心呢,就是要有一个制度建设,实际上就是法治。

这话虽然很通俗,但却说出了目前经济出现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充满了恐惧,都对未来没信心,因为打牌的人完全是看心情,不按照套路出牌。

穷人不敢消费,富人忙着移民,扪心自问,有多少人短期内是看好中国发展的?

其实也不用做名义调查,官方的各种数据就很明确地表达了机构和个人的观点。

M1连续4个月下跌,并且下跌幅度越来越大,同时M1和M2的剪刀差持续放大;

四个一线城市的上半年消费数据严重下滑,消费主力开始从城市往农村迁移;

国债屡创新高,央行甚至不得已通过做空国债来保持债券市场的稳定。

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大伙是不是看好当下的经济环境,已经路人皆知,但是吧,你却不能多说,说得太尖锐还容易关小黑屋。

之前我对于这种经济下行都归结于“还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过去欠的债,总归有一天要还,那么根据城镇率,杠杆率,就业率等一系列到达上限的指标,2024年开始就是还债的时刻。

既然还债,自然要紧衣缩食,然后产生死亡螺旋,消费和生产都开始下降,最终到了大家现在感受到的寒意。

或许这种理解没错,但我一直觉得没说到根子上,用经济的原因去解释经济,总有一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吴晓求的一番话,的确是点醒梦中人——法治才是经济的基础。

他在演讲里举了个例子:

“比如说你要存钱,银行要问你,你这个钱哪来的。你要取钱,会问你想干嘛。”

这个是令人非常恐惧的,当然严重的侵害人民的隐私权。任何的政策规则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不可以超越法律。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最近抓小毛驴超速或者不戴头盔的事,底层的反弹很严重,它们说是为了你好怕你在路上嘎了,实际上呢?

还有企业现在也很难受,各种检查特别严,食品安全、卫生条件、员工管理,税收,稍微有点不当心就要被罚。

而这类事件总是伴随着罚款,不是教育。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1.6万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税收收入约9.4万亿元,同比下降5.6%;非税收入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非税收入规模已经高于2014年全年非税收入规模。

再往大了讲,一些规则的颁布也是极为随意。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去年12月22号,新闻出版总署发了一个名为《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然后整个游戏,动漫,传媒板块当天全部暴跌,游戏ETF甚至直接跌停。

搞笑的是,这份文件在股票大跌以后,又被撤回了,好像从来没颁布过一样。

直到现在,快一年了,《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就再也没出现过,甚至前段时间还颁布了鼓励游戏和教培的文件。

这些合订版看多了,容易精神分裂,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对于我一个散户来说,大不了吃个跌停,当好自己金融消费者的身份,倒也不影响社会稳定。

但是那些相关企业怎么办?人家是靠着产业吃饭的。

今天说不行,那么企业裁人,把项目砍掉,缩减预算,一年不到又开始支持,我是招人呢还是不招?

招了以后会不会又反复?

所以现在企业投资的欲望很低呀,社融数据增速放缓,7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为-767亿元,是2005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大幅多减1131亿元。

同样,7月住户贷款减少21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量分别为-2156亿元和100亿元。

居民和企业都用脚投票。

因此,就像吴晓求说的,“要把经济搞好,就必须特别重视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政策是在法治和制度的框架下起微调作用。”

“政策不能决定一切,有了预期以后,杠杆才起作用。当没有预期或预期很弱时,杠杆的效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政策就会失效。”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几年政策的力量很强大,大家都认为政策无所不能,但最近这两年还有这样想法的人,显然脸都被打肿了。

如今经济发展放缓,就更需要法治的力量来告诉企业和群众,未来可期,不会出尔反尔,不能竭泽而渔。

希望改变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到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66604.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