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上半年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加11.1%,但净利润却大增1.4倍至30.2亿元
重点:
中生制药上半年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8%,期内有四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该公司一边加速剥离仿制药资产,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加合作引进的方式,拓展创新药版图
在中国政府加大医药行业管控的背景之下,老牌药企近年来逐渐有序退出仿制药领域,全面转向创新药研发和生产,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7.HK)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间曾经的仿制药巨头,最近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包括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在内的创新产品贡献的收入占比达38.6%,份额比2023年同期的22.9%大幅增加。
财报显示,如果剔除非持续运营业务,今年上半年中生制药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加11.1%,净利润则大增139.7%至30.2亿元,主要得益于今年3月出售了研发骨质疏松症及海洋药物的子公司正大青岛的股权,所产生的16亿元盈利。
扣除这笔交易后,中生制药上半年录得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4%,以行业今年的景气度来看,表现已属亮眼。资本市场对此给出正面反应,财报发布后,中生制药股价连续三天上涨,累计涨幅约11.5%。
中生制药主要专注抗肿瘤、肝病、呼吸和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其业务可以分为两大板块,以仿制药为基石,创新业务为驱动。当中,备受重视的创新产品上半年贡献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4.8%。
报告期内,中生制药旗下主攻创新药研发生产的子公司正大天晴收获颇丰,共有四款创新产品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贝莫苏拜单抗于今年4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富马酸安奈克替尼亦于4月获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另外两款则于6月获批上市,包括当前最火的GLP-1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这些新产品获批较晚,相信对上半年财报的贡献有限,未来将进一步迎来收成期。
在仿制药领域,中生制药旗下年收入5亿元以上的仿制药产品已全部纳入集体采购。由于价格大幅收缩,该领域的营收近年来表现不佳,以曾经的王牌产品润众为例,这是乙肝药物恩替卡韦在中国获批的首个仿制药,在2010年上市后,润众曾经为中生制药带来巨额利润,在2015至2017年间,润众的年均销售额超过30亿元。然而,在2018年集采开标中,润众需降价94%,导致毛利大幅下滑。
中生制药近几年没有披露润众的具体销售额,所在的肝病用药分部贡献的营收占比也从2017年的45%,一路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12.8%。今年上半年化学仿制药贡献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有11款仿制药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公司管理层表示,预计今年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创新药物的销售额达120亿元,相当于下半年的收入将同比增长10%,野村证券的研报认为,该增幅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下是可行的,多间投行给出中生制药“买入”评级。
创新药赛道入正轨
创新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中生制药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不过与其他主攻一类创新药的公司相比,中生制药的管线中,也包括不少生物类似药和同类仿创药,这些产品获批上市后,可能会遭遇更为激烈的竞争。例如,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均为2023年获批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上已有多款同类产品,中生制药作为后来者,要扩大市占率需要更高的营销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约58 亿元,同比增加11%。
财报显示,公司有在研创新产品76 个,还有65 个在研仿制药产品。2024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5.8 亿元,其中76%用于创新药研发,24%用于仿制药研发。
目前中生制药一边加速剥离仿制药资产,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加合作引进的方式,拓展创新药版图。今年4月,公司与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共同在中国内地研发和商业化勃林格殷格翰的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管线。中生制药在第 42 届 JPM 大会上亦表示,外部合作是公司将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今年的目标是完成 5 笔授权引进或转让交易。
中生制药管理层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收入及盈利,要达到双位数增长目标,因为预计创新药物销售占这两年总销售额约45%及50%。中生制药当前的市盈率约为13倍,同样为仿制药转型创新药企的石药集团(1093.HK)市盈率为10倍,显示投资者较看好中生制药前景,随着未来创新药业务逐渐成为主导,其业绩表现可望继续上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3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