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企降本、智能化普及的双重压力之下,以高速NOA为门槛的高阶智驾赛道,正在席卷一场残酷的价格战。从华为、大疆、Momenta,再到数家中国本土供应商。
如今,传统外资Tier1也在下场拼杀。
本周,采埃孚官方重磅发布高速公路自动驾驶领航辅助系统RFA(Route Following Assist),基于不同主机厂需求可以进行硬件的适配调整,最低可下探至1500元以内的高速NOA解决方案。按照此前市场上各家给出的系统成本对比来看,这个价格极具竞争力。
这意味着,即便按照智驾占整车成本10%的上限来估算,1500元以内的高速NOA解决方案无疑将是冲击15万元以下甚至10万元级别车型市场的高性价比方案。
官方资料显示,RFA系统具备出色的灵活扩展性,支持多种系统方案设计,如仅行车功能或行泊一体的方案,涵盖5R1V(大概率是1500元以内成本的配置)、5R5V、5R6V等多种传感器配置。
相较于以往的方案,RFA系统首次启用了云端数据交互系统,可灵活兼容市面上所有轻量化高精地图以及标准ADASIS V3协议重图,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无图」方案的一种。相较于传统高精地图方案,轻量化高精地图方案省去了地图以及定位ECU,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方案成本。
此外,这套方案利用视觉定位技术以及云端交互,实现车辆精准定位以及道路结构拓扑信息重构,实现车辆安全地上下匝道(取消了成本不低的组合惯导?)。同时,最大限度复用泊车系统的传感器,应对加塞。
而此次官方披露的RFA系统测试车型,正是搭载采埃孚和天瞳威视(采埃孚投资参股)合作的行泊方案的极氪X。资料显示,RFA系统可以扩展至行泊一体方案,全面支持各种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驾驶场景。
实际上,就在一年前的上海车展,采埃孚就已经宣布借助Mobileye REM?技术首次实现高速公路领航辅助;同时借助天瞳威视泊车视觉感知能力,结合摄像头与超声波融合,并结合自家的横纵向控制能力实现泊车功能,为市场提供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方案。
这是继博世、安波福之后,第三家在中国市场推广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的传统外资Tier1;在此之前,博世、安波福、采埃孚也是传统低阶(L2及以下)ADAS方案的主要供应商。
目前,博世联合文远知行开发的高阶智驾方案已经在奇瑞星纪元量产交付,预计最快下半年释放城区NOA功能。此前,博世XC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更是直言,“城市NOA在未来三年内处于一个爬坡阶段,三年之后确实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一年前的上海车展,安波福首次对外发布了高集成度的第六代ADAS平台、4D成像雷达以及面向中国市场的行泊一体域控系列方案。而上述方案的特色,就是重点兼顾中国本土主机厂降本增效的需求,同时还能很好的满足自主品牌OEM出海需求。
而在今年4月,安波福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基于单SoC芯片打造的“舱行泊“一体化方案,由中国团队开发,跨域融合计算平台实现高速NOA以及HOA泊车功能。这被视为传统Tier1在下一代整车电子架构大规模上车前夜,不再重蹈错失过去几年第一波高阶智驾市场红利的覆辙。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乘用车的高阶智驾,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贡献。同时,背后的供应商也大多是车企自研和中国本土供应商。
正如此前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强调,“相对于初创公司,博世的决策因为涉及产业链长,流程比较长,客户响应时间也较长,这些都是劣势。”
事实上,发力高阶智驾,并非简单的技术上限比拼,而是市场驱动。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NOA交付新车60.81万辆,同比增长190.12%;形成鲜明对比的是,L2/L2+(不含NOA)标配交付379.76万辆,同比仅增长20.20%,L0/L1标配交付更是同比下滑10.92%。
一些车企披露的数据显示,相比于追求城区NOA新鲜感的极客用户,高速NOA的活跃率、使用率更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适应功能的门槛也相对更低,同时,场景复杂度的降低也带来了安全性的提升。
同时,随着算法模型尤其是视觉感知能力的快速提升,未来几年,高性能前视一体机和中低算力域控方案将持续受益高速NOA功能的市场下沉,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凸显。比如,今年华为推出的视觉智驾HUAWEI ADS基础版。
按照华为的说法,主要是两方面的诉求:1、通过硬件降本、功能降维,让更多的用户可以花费更低价格体验华为的智驾;2、高阶版本成本仍较高(包括更高算力的域控制器以及激光雷达)。
7月25日,随着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华为乾崑智驾ADS SE也首次在非鸿蒙智行体系外实现量产上车。这套方案,标配支持NCA智能领航以及自动泊车功能。
从车型定价来看,深蓝S07 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官方售价为18.99万元,这是华为首次将高阶NOA带入20万元以下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0万元以下车型的新车交付量占到了中国乘用车市场比重的约60%。如何满足上述巨大潜在市场的需求,无疑将是新一轮NOA争夺战的战略制高点。
一些供应商表示,新进入者仍在继续增加,这些厂商可以提供较低的价格或新技术及解决方案(比如,BEV、无图等方案),因而行业未来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同时,“极致性价比”,也正在成为头部规模智驾方案供应商的杀手锏。如何用最优的成本,打造一套大部分车企都能用得起的方案,将是下一个竞争周期的入场卷。“当下高速NOA的普及,非常类似几年前车企普及入门级L2。”
尤其是新能源车型销量持续提升,以及相关新车评级标准的提高,也在带动高阶智驾的加速普及(由于整车电子架构的落后,同样的NOA功能,燃油车的上车成本要高于新能源车型)。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交付同比增长38.38%,燃油车则是同比下滑11.51%。而以新能源汽车为统计口径,今年上半年前装标配NOA已经突破10%,达到13.65%。
此外,考虑到部分品牌车型提供了硬件标配+软件选装的策略,如果将这部分数据计算在内,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前装具备NOA能力(含选装)的新车交付比例,已经达到25.67%;这意味着,目前,终端市场每卖出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标配或可选装NOA功能。
同时,新车评级标准中,关于AEB功能的要求也在快速提升。比如,今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公路管理局(NHTSA)就明确表示,计划提高AEB测试标准(2029年9月起开始实施),要求能够在时速不超过62英里(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实现刹车,以避免与前方车辆相撞。
我们以华为的问界车型为例,由于配置版本不同,AEB的有效激活条件也是完全不同。比如,普通版本为最高上限85公里/小时,智驾版(配置低阶激光雷达)最高可以达到120km/h,新款问界M9(华为192线激光雷达)的AEB激活速度上限最高可以达到150km/h。
这背后的原因,来自于硬件和系统配置的差异。比如,上一代问界M7的低配,采用的是传统的1V1R配置,系统性能属于上一代入门级L2的标准。而目前,NOA配置(尤其是升级BEV、端到端)的AEB性能还在不断提升。
以今年升级AD Pro 3.0(高速NOA,不带激光雷达)后的理想车型为例,AEB对于静止车辆、行人和骑行人的最高刹停速度达到90公里/小时,对于行人横穿的最高刹停速度为80公里/小时。
与此同时,从传统L2跨越至NOA,也带来后续硬件和软件灵活扩展的机会。比如,高速NOA的硬件配置,基于软件包升级最高可以支持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或者城区记忆领航)以及代客泊车功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2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