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维佳
良渚文化大走廊,以良渚文化为核心,串联起运河文化、径山文化等丰富资源,塑造了多个城市文化IP。为深入挖掘和展示大走廊沿线的独特文化资源和美丽自然景观,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3月,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评选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专家评审委员会针对大走廊沿线镇街的30余个特色文化地标和景区景点,筛选出了15个图景候选名单。即日起,潮新闻将推出大走廊图景系列报道,自东向西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候选图景,共同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想象一下,你手握一张古老的地图,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络上,每一步都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这就是大走廊为你带来的体验。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访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三大独特图景——北湖芦雪、南山造像、石坞微澜,解锁人文与自然交织的双重奏。
第一站:北湖芦雪
秋风中的洁白风雪
北湖芦雪,位于东苕溪北湖草荡,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已逐渐演变为一处集生态美景、文化遗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于一身的原生态湿地。每当秋风起,芦花似雪一般飘落,让人恍若置身于一片洁白飞雪之中。
北湖芦雪
北湖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由余杭县令归珧倾心开挖,形成了这片古称“天荒荡”的水域。当地居民将芦花亲切地称为“苕”,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呵护这些芦苇,还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和诗歌,表达着对这片水域和其中生命的敬畏与爱护。每当秋风起,他们还会组织庆祝活动,赞美芦花的美丽和坚韧,充分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细致关怀。在这里,“三分秋色一分芦”,芦的风采与秋的诗意交相辉映,孕育出了余杭这片土地上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
北湖芦雪
第二站:南山造像
石壁间的佛教艺术殿堂
南山造像,坐落于瓶窑镇南山村,以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见证了元代佛教艺术的辉煌。它如同一幅幅的神秘画卷,在石壁间缓缓展开,每一位观者都能在石壁间感受到时光的静好,心灵得以凝香。
南山造像
南山造像不仅是观照元代社会历史的窗口,其精湛的线条、明确的纪年更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由元代僧侣倡建、工匠巧手雕琢的浅龛浮雕,虽历经沧桑,现仅存14尊,却依旧散发着佛教艺术的韵律与宁静。它们以端庄的造型、匀称的比例、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表情,展现了元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水平。
第三站:石坞微澜
水利文明的活化石
石坞微澜,位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石坞水坝,是整个水利系统中最美丽,功能保存最完好的水坝。它不仅展示了良渚文明精湛的水利工程技术,还传承了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是探索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钥匙。
石坞微澜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这里的每一石一木,每一水池,都是良渚先民与水共舞的舞台。
石坞水坝遗址
用泥草为笔,以河湖为纸,在这片微澜中,流淌着五千年的智慧与希望,映照出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图景。每一滴水承载着先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利用,展现了智慧与自然共生的辉煌。石坞微澜,连接了过去和现在,展示了古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探索之心。
北湖芦雪、南山造像、石坞微澜,这三幅文化图景仿佛时间的烙印,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精髓。
而明日,长乐吟秋、青山绘锦、鸬鸟觅梨将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继续探寻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风情,感受大走廊赋予我们的丰富馈赠。
(本文由良渚文化大走廊指挥部供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2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