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与中国的长期战争做准备, 一场高强度的战争何时打响

国际战略对策研究2024-04-03 05:00:00  141

这种动态可能会在中美冲突中占据一席之地。“空海一体战”的隐含前提是,美国可以对中国大陆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闪电战,而美国的核武库阻止了大陆方面的升级。今天,积极的大陆打击可能会在美国战略中发挥较小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核现代化。但是,如果真如一位知情的国防分析人士所言,美国不诉诸大陆打击就无法削弱中国打破对台地区的封锁,那么美国的战略仍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核威慑将美国能够打一场激烈的常规战争。

中国的理论著作明确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中国军事分析家认为,核武器的存在将防止大国冲突的灾难性升级,“过去50年的国际安全实践表明,即使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常规冲突中遭受挫折,它们仍然不敢使用核武器来扭转失败的战局。 ”这种观点可能会让人相信,军方可以在不触发核反应的情况下进行攻击——摧毁美国卫星、击沉美国航空母舰以及打击美国基地,事实上,中国正在进行核建设的关键理由之一, 是通过“创造一个与美国相互脆弱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都没有有意义的方式来避免在核战争中遭受不可接受的损害,不管是谁先出手”,从而能够在西太平洋地区放手进行常规战争。

因此出现了悖论:相信在中美冲突中不会使用核武器,可能会引发一场血腥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核武器的使用变得很有可能。这是因为一旦一场高强度的常规战争打响,就会有多种途径导致核升级。第一条途径涉及升级以避免决定性的失败。如果一方显然在中美冲突中输了,它就不得不面对是否使用有限数量的核打击来扭转局势的问题。这种被称为“不对称升级”的方法是美国计划在冷战期间弥补欧洲战线的常规弱点的方式。它在当今朝鲜、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的核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非对称升级可能集中在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轻易摧毁的军事目标上。或者它本质上可能是政治和心理性质的——旨在震慑敌人并说服它让步,以免事情真的失控。

考虑一下这在实践中是如何工作的。如果台地区即将被中国部队击溃,美国无法打破中国对该岛的封锁,或者该地区的美国军队受到严重打击,无法继续有效战斗,美国总统可以选择使用远距离投送的低当量核武器,以避免常规战败。这种情况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奇怪。五角大楼正在开发装有核弹头的海上发射巡航导弹,可用于打击中国港口、机场、部队集结地和参与入侵企图的舰队。(截至2022年7月中旬,这些特定武器的状况尚不确定;海军在其2023财政年度预算申请中取消了该能力的资金,但国会支持恢复该资金。即使为这些导弹提供的资金被取消,美国仍将保留其他有限的核选项。)

《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暗示,华盛顿可能会使用这种打击来阻止或逆转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常规战争。随着台地区在亚洲整体力量平衡的考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思维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正如一位前美国国防战略设计师所写的那样,美国应该开发或改造少量的核武器和运载系统,这些武器和运载系统可能会破坏俄罗斯或中国的关键常规目标,尤其是入侵波罗的海或台地区所需的目标:稳固的地面部队、机动部队、海军舰队和舰队。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类似的困境中,因为失败的后果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尽管中国名义上采取不首先使用的政策,但一些暗示中国可以使用有限的核打击——可能针对该地区的美国军事基地或海军集结地,或者可能只是发出“警告”——作为一种说服美在一场针对冲突中让步的方式。中国正在发展能够支持这种战略的核能力。其高度精准、具有核能力的DF-26导弹“似乎非常适合有限的核使用来对付在太平洋的美国军事目标。”一位分析人士提醒我们,对于中国来说核升级—尽管风险极大—实际上可能似乎是第二糟糕的选择。

美国总统可以选择使用远距离投送的低当量核武器,以避免常规战败。升级的第二条途径将涉及使用核武器或制造核威胁,以期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美以前曾玩弄过这样的策略。在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一再考虑在朝鲜和中国使用核武器,1953年,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暂时批准了计划——将于次年实施——这将涉及核升级。美国还进行了核讹诈,暗示如果中国不以可接受的条件结束冲突,美国可能会走核武器道路。今天,如果中国未能推翻西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但拒绝按照美国的条件结束冲突——尤其是如果持续冲突的代价开始削弱美国履行其他全球承诺的能力,那么核升级或核威胁可能会被纳入考虑范围。

如果常规冲突的成本变得不可持续,升级以赢得胜利的选择也可能会吸引中国。如果目前的预测是正确的,中国将在一场长期战争中会有一种不对称的绝望,因为其经济将遭受可怕的破坏——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减少25%至35%。根据兰德公司分析师的说法,“一场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可能会破坏中国经济,阻碍其来之不易的发展,并造成广泛的困难和混乱。这种程度的经济损失反过来可能会加剧中国的动荡和并助长中国分裂分子的气焰。”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目标进行强制性的、有限的核打击——并暗示可能会进行更多的核打击。

最后,中美冲突可能会导致无意(和不理想的)升级。在1980年代,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说,美国的常规行动——例如针对苏联潜艇的行动——可能会让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如果他们不迅速使用核武器,他们将失去核选择。人们可以想象中美冲突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为了打破封锁或阻止入侵,美国可能必须压制中国大陆的防空、导弹力量和其他重要能力。然而,此类袭击可能会引发对核斩首的恐惧。据报道,中国的导弹基地和通信系统混合了常规能力和核能力,这意味着针对前者可能会危及后者。同样,如果美国试图通过在中国的核导弹潜艇到达太平洋深水之前锁定目标来限制中国的核选择,或者试图击沉攻击型潜艇,而不是意外地击沉核导弹潜艇,那么美国海军可能会采用相同的策略。

到2030年代,随着中国的核武库变得更大、更强,意外升级的危险可能会消退。然而,在那之前,中国的核武库仍将相对脆弱,因此,中国对于在美国的攻击下失去核武库的担忧可能依然明显。关于中国常规行动引发升级的可能性的文章较少,但这方面的危险很难说绝不存在。旨在蒙蔽美国常规部队的网络攻击和反卫星攻击也可能削弱支撑美国战略核力量的指挥控制和预警系统。中国的理论著作还设想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网络攻击,也许是大规模的。一位分析师指出,“中国战略家描绘了一幅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力量的愿景,其主张令人叹为观止。也就是说:一场成功的[一轮]网络战可能会导致对手的经济崩溃,并导致其作战系统瘫痪。”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美国可能会考虑采取重大的补救措施。

同样,所有这些都是推测性的:核武器可能导致一场长期、温和的战争,甚至促成双方都希望完全避免战争。但是,考虑到核武器的存在可能会严重破坏稳定——引发一场激烈的常规战争,其中核升级的可能性太大而令人不安,因此指望这些更令人放心的情景是愚蠢的。

四、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知识框架

美国政府尤其是国防部,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冲突?,它概述了在一场战争中取得成功的六个关键优先事项:耐力、复原力、胁迫、终止、利用和延续。耐力。在长期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首要条件,也是最明显的要求是耐力。如果你不能继续高效地战斗,你就不可能赢。美国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经受住一开始的导弹轰炸,打破中国对台湾地区的首次攻击;它还必须维持该岛免受第二次和第三次袭击的防御,在中国可能进行的封锁和轰炸行动中,保持岛上居民的生命和士气不变,并帮助保护那些如果站在美国一方参战就可能成为目标的盟友。在战斗的最初几周内成功保卫台湾地区可能会与1914年的“马恩河奇迹”相提并论——这是一种必要的英勇立场,只会导致更持久、更耗竭的冲突。

在美中冲突中,耐力将构成特别的挑战,这可能会导致稀缺弹药(例如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消耗,以及稀缺平台(例如无人机、轰炸机、军舰和潜艇)的严重消耗。军备竞赛——以及保持军备的斗争——将是至关重要的。当损失增加和遭遇挫折时,动员必要的财政资金和维持必要的政治意愿的努力也将如此。虽然美国经济不会像中国一样受到冲突的严重影响,但华盛顿也有一些真正的弱点。

好消息是,耐力竞赛最终可能有利于美国。美国拥有比中国多得多的国家财富,而且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可能介于严重和灾难性之间,因为战争会危及中国许多重要的贸易路线。(如前所述,预测表明,在持续一年多的斗争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收缩25%至35%。)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深入、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并拥有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这些资产应该能使美国在金融耐力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平衡状态不太有利的领域——例如在工业动员方面——美国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也拥有显著优势。“在一场假设的空中和太空主导权消耗战中,美国可能会享有动员优势。

”坏消息是“最终”可能会是很长一段时间。战时动员,即使是在全球冲突中为几乎无限的利益而进行的而动员,也不会很快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到1943年和1944年初,美国的工业生产才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将现有产能从民用转为军用存在问题。今天,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美国的经济领导地位不再依赖于制造业的领导地位,而且构成国防工业基础的部门根本没有大量的闲置产能——就像大萧条末期那样。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说,“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是为和平时期的效率而设计的,而不是战时的大规模生产,因为维持闲置的动员能力是昂贵的。虽然在冲突爆发之前就开始经济和工业动员是最有利的,但在战火肆虐之前这样做在政治上通常困难重重。近二十年来,我们拥有所有的时间,但几乎没有钱,”乔治·马歇尔在二战前夕感叹道。 “今天我们有钱,却没有时间。”事实上,在许多领域,耐力赛最初不会有利于美国。中国将在造船等关键领域取得巨大领先,在2014年,中国享有大约三比一的生产优势。其相对先进的军民融合理论将使其能够比美国更快,更无情的利用私营部门的成果。

而虽然美国经济不会像中国那样受到冲突的严重影响,美也有一些真正的弱点——例如对主要来自中国的稀土矿产的依赖,以及在容易收到中国颠覆和导弹袭击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半导体——它必须面对这些弱点。尤其重要的是,美国在战时耐力方面的记录好坏参半。在事关重大的全球战争中,美国的耐力令人印象深刻,该国的意志可能会减弱,其人力和财力可能会耗尽。在有限的战争中,尤其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人们的疲劳很快成为一个问题。例如,在朝鲜,从1951年初开始,美国的消耗战略对敌人的打击远远超过敌人对美军的打击。然而,相对较高的伤亡人数、战时的经济混乱以及对陷入僵局的冲突的挫败感,在1952-53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幻灭感。

类似的动态可能会影响西太平洋的现代战争,在那里中国面对的风险可能高于美国——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将不得不担心长期战争对其其他全球承诺的影响。从这一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启示。首先,长期战争中的优势平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开始的几个月里,中国很可能占据优势,因为它的经济已经做好了大量生产船只和其他重要资产的准备,它的集权体制甚至可以在冲突开始之前就对关键物资进行配给和储存,而且它具有强大能力推动公民和经济。然而,如果美国随后找到利用其优越经济实力的方法,利用其盟国的资源,并通过海上封锁、金融和技术制裁以及更直接的攻击来消耗中国的工业能力,这种平衡就不会保持不变。

其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动员方法,尤其是在它处于不利地位的时期。储存可能在冲突中迅速消耗的关键资产,例如精确制导弹药,是为提高产量争取时间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冲突初期失去关键船只后,美国可能还必须依赖日本和韩国等亚洲盟国的造船能力,因此造船能力将变得非常重要;它可能不得不依赖欧洲德国等盟国的机床,因为这些机床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鉴于量变会引发质变,美国可能会发现有必要依赖易于生产的武器和平台,这些可以快速批量生产出来——比如导弹驳船——而不是那些不能更快实现的更先进的能力。

第三,阻碍对方动员、限制对方耐力的军事行动将发挥重要作用。很难看到美国在长期战争中获胜,除非它减轻其早期的动员劣势,并(至少)对中国可能通过网络攻击、间谍活动、虚假信息和其他手段对美国的动员造成的损害进行报复。虽然禁运和其他非军事措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削弱中国的工业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不够好。美国将很快面临阻碍中国生产的巨大压力——如果可能的话,通过网络攻击等非动能手段,也可能通过海上封锁等动能措施,甚至直接打击关键的生产和物流节点。换句话说,打击大陆目标可能不仅仅是压制北京的进攻能力的问题。这也可能是一个让中国无法赢得至关重要的军备竞赛的问题。

第四,动员可能比大多数美国人目前所理解的更复杂、影响更深远。据推测,美国不仅需要动员大量兵力进行前线作战,还需要调动大量兵力来保护海外基地甚至重要的本土设施。动员将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方面,即五角大楼将与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和美国媒体密切合作,同时向民众提供信息并激励他们。军事行动甚至可以成为公众动员的工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下令执行杜立特突袭和入侵北非等任务,部分原因是他相信,即使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美国军队的进攻对于维持民众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最后,一个国家的军事命运与其政治耐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直截了当的。美国在1941年12月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袭击,但其最终促成公众下决心加入这场长期而惨烈的冲突中,美国从中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利益。今日的中国可能会面临一个有趣的相似之处。在中美冲突初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军事优势的最佳方式是对西太平洋的美军进行突然袭击。然而,这样的袭击会杀死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并且可能会刺激美国民众。显然,美国希望限制它在中国的任何第一次袭击中遭受的损失。

但是,明确无误地意识到是敌人已经发动了这场战争,可能有助于说服美国人结束战争。复原力。与耐力对应的是复原力:在不屈服或输掉战斗的情况下承受巨大的打击。随着中美冲突的展开,“美国政治领导人和指挥官可能效仿他们二战时的先辈——寻求止血,让关键的盟友和伙伴站在一边,并反击,直到他们能够稳定局势。

”当然前线阵地——即台地区将承受最大的痛苦。即使台地区在最初的大陆袭击中幸存下来,它也将不得不经受一场旷日持久的打击。大陆可能会试图通过封锁来扼杀台地区,或通过轰炸使其屈服。它可以利用经济战、政治动荡和网络攻击来阻碍台地区的电网和电信网络。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台地区也可能会持续面临粮食和其他关键物资短缺,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干扰,军队平民伤亡可能会高得惊人。让湾地区留在战斗中并非易事。美国也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惩罚。美国军队在没有他们长期以来享有的空中、信息、太空和海上霸权的情况下作战,在遭受持续攻击时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美国为与中国的长期战争做准备(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97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