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8月21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赵贝贝)7月,湖州德清的邓女士,家中的苹果长出白色菌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后,便收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求购私信,这件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网友们还给这个长出菌子的苹果起名“果菌王”。经过科研人员的20多天的培育,“果菌王”第一批后代已诞生,已被邮寄给了邓女士。
已经完成菌丝提取的初代“果菌王”(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赵琪告诉记者,这颗苹果上长出来的蘑菇学名是裂褶菌,别名白参。白参是一种药食兼用菌,通常长在腐朽的木头上,在森林或者有天然木质素的地方都可能长出这种菌。白参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且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为什么会求购这个“果菌王”?赵琪表示,出现在苹果上的菌菇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当时团队的成员私信了邓女士,希望能够购买这个菌菇样本。但邓女士得知是科研需要后决定免费赠送,直接将苹果上的菌菇样本寄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因此,成功培育出可食用“果菌王”的“后代”后,科研人员就将其寄给了邓女士,希望能“投桃报李”。
果菌王的后代(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做的就是白参菌新菌株、新品种选育,寻求方法更好地发挥白参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中找野生白参菌种质资源是科技组研究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员已经收集了大量野生白参菌子实体,带回实验室进行菌株分离,并发现不同基质对白参的生长、繁衍都有不同的影响。未来基于不同水果和最新分子育种手段,培育出不同味道的白参有望实现。
培养皿中的白参(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白参为什么会在苹果上长出来?赵琪表示,除了在野外,在大气层的平流层中都分布有白参的孢子。浙江六七月份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促进了白参的生长,但苹果上长出来的蘑菇,吃起来并没有苹果味,“苹果味的白参菌目前还没有。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也许是会有的。”赵琪说道。
网友寄来的“椰菌王”(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据了解,“果菌王”引起网友关注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将生长在各种基质上的菌子都邮寄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其中包括长在椰子、芒果、红薯等基质上的白参。赵琪表示,目前“果菌王”还处于驯化阶段,接下来,团队将通过选基质、设定培养条件等方式,对网友寄来的各种基质上的白参开展进一步的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的白参优良品种将有机会登上太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