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街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1%,销量占比首超燃油车。不过,在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过半的进程中,安全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新能源汽车的自燃新闻屡见不鲜。
7月16日,广州海珠区,一辆行驶在街头的零跑C16发生自燃;8月8日,江苏无锡,一辆行驶在路上的小鹏P7突然发生自燃;8月14日,广东深圳,一辆正处于充电中的广汽埃安V底盘电池包突然往外窜出明火。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频频起火?主要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内因,如电池企业在电芯制造过程中混入粉尘杂质、极片边缘毛刺,枝晶、析锂等;另一类是外因,如车辆碰撞、异物刺入、电池过充过放、高温暴晒等。
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况,与动力电池相关性最大的起火诱因是电池热失控。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上升的不可控现象,因为一些不当的充电行为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底部的托底、剐蹭或者长时间泡水,都可能会触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现象产生。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基本布置在汽车的底盘位置,这个地方本身就容易发生刮擦或者磕碰,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极易诱发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从而带来过热风险,电池热失控作为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最大诱因昭然若揭。
实际上,当前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低于燃油车。央视网6月报道,近六年的新能源汽车火灾报告显示,每年6-8月都是自燃高发期,但自燃率呈下降趋势,已经从2021年的1.85/10000降低到了0.96/10000,甚至低于燃油车的1.5/10000。
虽然新能源汽车自燃率比燃油车低,但还是让原本有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打退堂鼓,也进一步暴露出行业在处理安全问题上的不足。例如,极狐汽车在一起自燃事件后采取的盖黑布掩盖车标的处理方式,以及成都赛力斯车型自燃后同样的处理策略,都显示了厂家在危机管理上的不当。
正因如此,我国规定所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引发的起火,中间间隔时间至少达到五分钟。此外,《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明确指出,电池在热失控后应达到“不起火、不爆炸”的标准,如果出现起火或者爆炸,那电池就不合格。
为了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各大电池厂商及车企纷纷在电池的材料、结构、电池管理等方面不断加码。比如,在结构设计上,会进行防尘防水、防火阻燃、泄气阀等设计。也有车企采用新型设计,如小米SU7采用“电芯倒置”技术,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当然,除了车企的努力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至关重要。近期,工信部颁布通知,要求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其中的重点工作是对电池和整车质量进行安全排查。最为关键的是,通知要求企业在24小时内将事故相关信息上报至“新能源汽车事故上报平台”。也就是说,监管事实上掌握了各家新能源车企自燃情况,车企再也不能遮遮掩掩,乱扣“黑公关”的帽子了。
起火是一个概率性的问题,目前的数据显示概率并不是很高。无论燃油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有发生自燃起火事故的可能性,我们不用过度放大新能源汽车自燃。从企业角度来看,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指导下,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应该更加明确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目标,在设计阶段应确保电池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不发生热失控等危险情况。为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安全问题,车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水平之外,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提前掌握整车状况、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动力电池安全性等级,避免灾害的发生。
车e估通过多技术路径融合发展,构建新能源评估模型体系,形成标准化的新能源评估应用产品,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检测及二手车定价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依据。公开三电综合状态评分、历史车况等级、整车综合车况评分,让透明、真实的车况尽在掌握。针对电池健康度状况的监控查询,能更好地预防热失控情况的发生。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还将迎来更多的消费者。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目前最关键的不是与传统燃油车抢占市场,而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提高车辆安全性能。现在正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势期,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