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行业内有个消息,说是邯郸银行董事长郑某某被54岁男子捅伤,不治身亡。
这个54岁男子,传言是该行某分行行长。在这个年岁,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竟然也采用这样过激的手段,可想而知牵涉的问题有多大。
事情还没最终有定论,我们不妄加揣测,所长来聊聊银行业,提示大家下行期择业的注意事项。
银行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十六个字足矣:
前人吃肉,后人吃屎。
前人疯狂,后人买单。
有些年轻股民会莫名惊诧于大A银行股的低PE,按照前几年银行那牛批炸天的盈利能力(近几年不行了),这些银行股简直便宜到爆,以至于买银行股吃分红都比存长定期要赚得多(提示:这一年来为了护盘,银行股价格又上了一个高度,息差又收窄,股息率自然已经不行了)。
这当然是图样图森破,低PE是因为银行的盈利是当期实现的,但风险却是后置的。站在当前的时点看,有很多风险没有暴露出来。你觉得估值便宜,内部人可能还觉得贵呢。
特别是有些放长期贷款的银行。
我们举个例子,某银行给某制造业企业放了10年期贷款,金额5个亿,用作生产线建设,宽限期3年,这代表什么呢?
5个亿一放出去,只要有利差,今年马上就收利息赚钱,按说营销团队都要分钱。
但是,贷款的本金,是从3年后开始回收的(宽限期不还本),通常前期还的少,后期还的多,理想情况,10年到期本金也还完了,风险也就不存在了。随着本金慢慢偿还,贷款余额变少,能收取的利息也慢慢减少。
银行的收益是即期兑现的,动力学特征(赚钱的速度)是前快后慢;
银行的风险是远期消除的,动力学特征(消除风险的速度)是前慢后快。
这就是银行商业模式的特点,先入场者吃肉,该赚到的奖金、能花的费用、能拿到的荣誉,在贷款放出去那一阵子就兑现了。
贷款放完,业绩兑现,有的提拔走了,有的轮岗走了,有的跳槽走了,项目还在,还得有人做贷后,回收本息——这些人就是接盘者。
如果最终贷款本金收不回来,那么对于银行而言,就是损失。前几年赚到的利润,都得赔进去。前面兑现的收益,是有水分的,真正能赚到多少钱,其实只有一户贷款结清的时候,才能说的清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银行业也在薪酬制度方面做出了调整。对于一定级别以上的银行人士,他的薪酬有一部分是递延的,当年的钱,可能要分好多年才能拿到,解决的就是获益者兑现走人,不管后边洪水滔天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配套的制度,比如说终身追责。就是要银行业人士负起责任来。
说回我们银行职场。
接盘者最好的结局是喝汤,领工资干活,平平安安的回收所有本息,然后落地。差的结局是吃屎,贷款不良了,要搞催收,要化解,无论是司法手段,还是走重组,都是漫长的季节。当然,有门路的人可以如秃鹫一般在陈腐的不良贷款上面狠狠的吃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漫长的季节意味着人生的虚度。
所以下行周期里,银行业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即便有工资递延,即便有终身追责,后入场者,还是有很多前人造成的难以下咽的苦果要吞。
当年你们吃肉喝酒的时候没带上我,现在要剜肉补疮了,开始让哥们勇于担当了?
传言行凶的是分行行长,大概率是做了背锅侠,或许要为分行数年前的不当决策买单,可能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或者面临监管的处罚,甚至卷入了案件或需进去猛踩缝纫机,这些苦楚,本来都需要甜头来对冲——某种意义上,“汝妻子我养之,汝勿虑也”,就是给前现代劳保们的对冲甜头。
当然后现代的原子化思潮已经解构了这种劳保思想,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别人会花你的财产,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孩子——保家人无意义,要保就保自己。
当软肋不软,奋起而击,就是题中之义了。
在三四十年的狂歌猛进后,我们实际上对于下行期择业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下行期择业要避开这种风险后置的周期性行业,因为先行者早已获利出局,接盘者却要负重前行,尖锐的矛盾下没有幸存者。
同样的,下行期择业也要慎重考虑面向矛盾集中群体的窗口单位,比如前阵子王佳佳法官的案例。之前的新闻说有年轻人放弃985/211扎堆报警校,就为了入编——我提醒大家,入编这种一线单位不代表安稳,一切都有代价,很多代价你只有在付出的那一刻,才能真正体会。
以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