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引得630亿投资: 安徽江苏省界上共建一个产业园

大皖新闻2024-08-20 13:12:45  60

在滁河两岸,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和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隔河相望。一直以来,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联系十分紧密。

南谯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产业、交通、环保、文旅等领域全方位对接浦口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抓手,跑出融入长三角的“加速度”。

省际毗邻区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探路”的突破口。这些地区往往远离行政中心,曾是发展洼地,如今拥抱战略红利,区位劣势变成发展优势。

那种把省界当成“两不管”冷寂之地的认知,正在长三角地区被颠覆。

2019年10月,浦口区与南谯区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两地合作的序幕。2020年,“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设立,园区围绕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4年来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63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跨区域牵手,打破的是常规,创新的是机制。

省际毗邻区合作没有现成的模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探索,既要打破行政藩篱,提高政策协同,也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实现更合理分工,共同探索出适合双方共赢发展的新模式。

这当中的启示就在于,往往越是大战略,越需要细思量。

以足够的务实探索合用的机制、合手的打法,大战略才能催生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一定程度上说,红利坐等不来,而是拼出来的。不要指望什么“自带红利”。

在大战略引领下,安徽江苏省界上的这方发展热土,靠拼得以升温。

跨省怎样合作?

8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的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安徽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只见一块块晶圆经过切割、装片、焊线、测试等工序,被加工成各种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光电元器件等分立器件,应用到手机、电脑、打印机等电子产品上。

该公司总经理秦章森介绍,亚芯微公司总部在浙江,2021年来南浦产业合作园区投资设厂,主要看中的是这里的产业链配套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厂房代建,基本上是拎包入住。另外,江北新区、浦口区是南京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区,原材料本地就可以采购,可以更好对接上下游企业,融入产业链中去。”秦章森表示,公司去年产值已达6000万元,今年预计可实现1.5亿元。

浦口-南谯、顶山-汊河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其中,浦口-南谯功能区重点推进规划协同、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度合作,核心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包括南谯片区38.5平方公里、浦口片区11.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着力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苏皖跨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19年10月,浦口区与南谯区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2020年,南谯经开区与浦口高新区签订《产业园区共建合作协议》,在南谯经开区内设立“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

滁州市宁滁新型功能区合作交流局局长张汶华介绍,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浦口-南谯功能区协同发展成效明显,已形成一套区域协同机制、一个合作开发公司、一个合作产业园、一份工作要点清单“四个一”创新合作模式。

一套区域协同机制,共同成立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互访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及重大事项会商机制。一个合作开发公司,根据《浦口-南谯共建一体化示范区框架协议》,由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滁州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并按一定比例约定收益分成。一个合作产业园,建成了总投资15亿元的四期南浦合作产业园,占地面积547亩,建筑面积共计51万平方米。一份工作要点清单,连续4年与浦口区研究制定跨界一体化合作年度工作要点,两区发改、教育、卫健等25家部门签订协议并开展常态化合作。

滁州市南谯区把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按照“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示范化成果”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累计投入超100亿元,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道路路网18条约26公里,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具备通水条件,5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10万平方米蓝白领公寓陆续交付使用,生活配套不断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从空调到晶圆为什么都来了?

在飞利浦空调滁州产研基地生产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行,一台台空调经过组装、测试等环节后陆续下线。

该项目位于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实施,是南谯区首个百亿元项目,主要用于研发生产飞利浦家用空调、大型商用空调及压缩机、电机等配套产品。目前该公司4条生产线已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0万套空调。

“项目从奠基到投产只用了9个月,当地组建工作专班,简化审批流程,全力保障项目进度。”该基地负责人说。飞利浦是健康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空调项目落地进一步壮大了滁州的智能家电产业链,有效助推毗邻区的产业发展。

围绕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重点区域,近三年落户园区项目符合主导产业占比近80%、来自长三角地区达75%。园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63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德兰明海储能、晶隆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飞利浦智能家电、博晶显示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

华瑞微本是南京一家研发晶元半导体的企业,经浦口区推荐,2020年8月该公司与滁州南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用于研发、生产硅基半导体功率芯片。该项目是滁州市第一家晶圆体制造项目,也是南谯浦口合作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南谯浦口合作共建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对于落地南谯意义非凡,也是两地深化合作的一个缩影。

张汶华介绍,浦口区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实力雄厚,而南谯区产业腹地广阔,发展空间大,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如今,“总部研发在浦口、生产制造在南谯”产业链合作机制正在加快形成。

南谯区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支基金重点跟进”,参与组建15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近百亿元,累计投放14亿元。通过“基金+股权+项目”的招商方式,招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坚持服务前置,推进“一个项目一套服务班子”的跟踪保障落实机制。

科创+产业“没底子”如何起步?

在位于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区的滁州高教科创城南航先进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来自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博士团队正在开展旋翼飞行器的研发制造,目前已实现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首飞。

“倾转旋翼直升机相比于传统直升机,飞行航程远、速度快,应用范围很广。”基地研发人员说。目前项目团队有一百多人,均为硕博高层次人才,逐步打造成一个集直升机技术研发、试飞试验、适航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基地。

省际毗邻地区完全没有科教资源的“底子”,能走上科创+产业的发展路子吗?

滁州高教科创城作为宁滁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要协同发展板块,按照“高教+科创+产业”模式,主要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合作,致力于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新生态。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建成汇智湾片区、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南工大研发区三大片区。

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大力推动创新协同,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关村等8个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平台,孵化初创型科技企业超过300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低空经济研创基地6万平方米。近三年新增发明专利418件,高企数达112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2023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

张汶华表示,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下一步将按照“发展空间再拓展、基础设施再完善、项目招引再突破、服务帮办再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发展能级,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成果,奋力打造跨省界融合发展新样板。(据江淮观察微信公众号)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060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