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翰文原本是前科探花,在京城的翰林院做着清闲的编修,可偏偏要跳出来,不知深浅地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针,之后投靠小阁老,想在朝中有一番作为。
作为清流文人,高翰文有理想,想为天下人做事,实现自己入阁拜相的愿望。
但他实在不是那块料,一出京城来到浙江,就进了龙潭虎穴,还好他一路有贵人相帮,才没有提前送人头。
胡宗宪
驿站中,前去江苏看病的胡宗宪,在等一个人,他就是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
东南官场明白人胡宗宪,并没有和他兜圈子,直接问了淳安和建德灾民人数和官仓的粮食可发几日,高翰文一一作答。
胡宗宪判断他并不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官员,确实是想干事。
下面胡宗宪问的两个问题,赈灾粮断了,有人趁机压低地价,官府管不管?浙江官府有人纵容买田的大户趁灾情压低地价,你怎么办?
一下子把高翰文给问住了,胡宗宪明白这是一个"事未经历不知难"的人。
于是胡宗宪给他定了三个策略:
第一:抓住以改兼赈的解释权,否定低价兼并土地的议案;
第二:以各种方法拖时间;
第三:等到胡宗宪从江苏借粮回来;
这是高翰文和胡宗宪的第一次相遇,虽然胡宗宪手把手教他如何打开局面,可高翰文还是倒在沈一石的美人计下。
于是乎高翰文就成了浙江官场的背锅侠,沈一石抄家失败后,他又被郑必昌派去,给胡宗宪送军需,于是他们第二次交谈。
谈起军务,高翰文只有请罪,后援跟不上,仗怎么打。
胡宗宪自然明白浙江官场的事情,他绕过这个话茬,谈起了高翰文自己。
第一,你的才情只宜诗文风雅;第二,圣人的书是拿来给别人看的,拿来办事是百无一用。
其实胡宗宪是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主动去找锦衣卫投案,解往京师,这可以保命,跳出浙江的泥潭。
胡宗宪让高翰文再也不要出来当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海瑞
高翰文见完胡宗宪赶回了杭州,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在杭州府上等他,正是海瑞。
他们两人见面后,谈起了沈一石曾经告诉他的账册内容。
不得不说科举时代,高翰文这样的人都是记忆高手,开口就是当日沈一石给他下套时念的账册内容。
其中涉及的内容,却都和嘉靖有关,这就是皇帝将国家财产变成了私人财产的账目,半分都没有进国库。
对于高翰文所说,海若怀疑它的真实性,于是高翰文说了一条裕王有关的,账目里还有裕王妃的赏赐,海瑞拍案而起。
海瑞对官场贪墨的认知,其实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前他觉得严嵩党羽贪墨,此刻他意识到问题的开端,其实是在内廷。
之后海瑞话锋一转,问起高翰文何时去向锦衣卫请罪,高翰文准备天一亮就去。
海瑞说,你从胡部堂那里来,这个主意也一定是他出的。
高翰文自嘲,自己是做不了官的,只有胡宗宪和海瑞才是升任大明官员的人。
海瑞临走前,特意叮嘱了高翰文。什么话也不要说,只有沉默,才能出狱。
芸娘
高翰文懂诗文,却不懂人情世事。后来当皇商,大概也是芸娘给他打点,不然他还真难做起来。
高翰文一路押送,芸娘也一路照顾他,因为杨金水打过招呼,一路上锦衣卫没有为难他们。
在京城,他们暂时住在诏狱的一个小院子里,等待被问话。
杨金水疯了的消息随着急递送到宫中,吕芳立刻下令封锁消息,然后去见高翰文和芸娘。
吕芳要来试探高翰文,是否知道沈一石和江南织造局的事情。还问了问了,他有没有见过沈一石的账册。
高翰文的回答是没有。
吕芳毕竟是老江湖,之后又试探高翰文,美人计那天沈一石有没有带他看账册的问题。
高翰文脑海中,想到了海瑞对他的交代,只有沉默,才能出狱。
他始终不松口,吕芳的表情和蔼起来,这时芸娘要见吕公公。
吕芳早就听说芸娘的名字,并且干儿子要他照顾芸娘。这个干爹必须要搞明白,芸娘到底值不值得,杨金水这么地呵护。
吕芳观察他们并没有说谎,确认了芸娘并不知道杨金水疯了的内情,因此要保护这两个人。
芸娘先回到杭州,之后高翰文拜托王用汲做媒,娶芸娘。之后芸娘和齐大柱的妻子一起去京城。
芸娘为了救齐大柱,献出了张真人的血经,结果严党联合陈洪,用血经的来源来打击清流党。
清流商量将高翰文夫妻送回原籍,其实高翰文献出血经原本有功,但是他的价值已经没有了,被清流抛弃了。
之后靠着芸娘长袖善舞,在松江与徐家做棉布生意,靠着沈一石留下的银票,芸娘做本钱。
靠着这个本钱和人脉,做棉布生意也顺理成章。松江的棉布一百两银子一匹,利润想来也很丰富,不过四年,就垄断了这个产业的一半。
高翰文夫妇又成了裕王夫妇的白手套,在这个世道中活了下来。
书生高翰文,不是一个官场中人,正是遇到了这三个贵人,才能保住小命,一路走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