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诉! 《异形》大尺度镜头引起不适, 家长要求退票去医院检查

二狗看影视2024-08-19 10:32:13  83

2023年的暑期档,本该是国产电影一展拳脚的黄金时段,却意外成为了好莱坞怪兽的狩猎场。国产电影集体哑火,票房和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让观众大呼“片荒”。就在此时,一部来自异星的“恐怖大片”《异形:夺命舰》却异军突起,以其血脉喷张的感官刺激和突破性的尺度,在内地影市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然而,伴随着票房的飘红,影片中血腥暴力的画面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电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提不起半点精神。备受期待的几部大制作,票房表现也都差强人意。

开心麻花出品的《抓娃娃》虽然在初期取得了30亿+的票房成绩,但后劲不足,难以再续辉煌;陈思诚执导的《解密》和徐峥主演的《逆行人生》,尽管宣传攻势猛烈,但最终票房都未能突破5亿大关,沦为炮灰。整个暑期档,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低迷气息。

就在观众们以为这个暑期档即将在平庸中度过的时候,《异形:夺命舰》的出现,却给沉闷的影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科幻恐怖片,作为“异形”系列的最新力作,凭借着其强大的IP号召力和惊悚刺激的观影体验,在上映后迅速引爆了票房。

首日票房便突破4100万,力压同档期上映的国产片《重生》;上映三天,总票房更是突破1.5亿,最终以7400多万的成绩,登顶票房榜首,将同期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异形:夺命舰》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它在口碑方面也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在豆瓣上取得了7.7的评分。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续作在剧情和节奏上都超越了预期,尤其是影片中对于恐怖氛围的营造,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堪称近年来在大银幕上能够看到的“最恐怖的电影”。

与以往好莱坞引进片常常遭遇删减的命运不同,《异形:夺命舰》在国内上映时,做到了“一刀未剪”,将原汁原味的恐怖体验完整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此举也被视为国内院线放映尺度的一次突破,引发了影迷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异形:夺命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部《异形》和《异形2》之间。影片讲述了一群被维兰德公司压榨的底层员工,为了逃离环境恶劣的殖民星球,意外发现了一艘废弃的空间站。他们满怀希望地登上空间站,却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自由和新生,而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噩梦。

作为一部R级科幻恐怖片,《异形:夺命舰》最吸引观众的,莫过于其对恐怖氛围的极致营造和突破性的感官刺激。影片并没有落入一惊一乍的俗套,而是通过逼仄的空间、未知生物的压迫感,以及大量血腥暴力的画面,将观众一步步拖入无尽的深渊。

导演深谙恐怖片之道,他并没有刻意使用震耳欲聋的音效或是突如其来的画面来吓唬观众,而是通过镜头语言的调度,以及对细节的刻画,将恐怖的氛围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幽暗的空间站,闪烁不定的灯光,狭窄的通风管道,都成为了孕育恐惧的温床。观众仿佛置身于这个密闭的空间之中,与主人公一起,感受着来自未知生物的威胁,以及无处可逃的绝望。

影片中充斥着大量血腥暴力的画面,残肢断臂、血浆飞溅,毫不避讳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无疑是影片恐怖程度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影片中几处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更是成为了不少观众的“童年阴影”。

“抱脸虫”作为“异形”系列中最具标志性的生物之一,在本片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从人类的口腔侵入宿主体内,并在宿主体内产卵的画面,至今仍令许多观众感到不适。而异形幼虫从宿主体内破胸而出的场景,更是将血腥恐怖程度推向了极致。这种对于生物繁衍过程的扭曲呈现,加上逼真的特效化妆,使得影片的恐怖感直击人心。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异形:夺命舰》在心理层面上的恐怖,同样令人不寒而栗。影片中,人类被异形当作生育工具,被强行植入异形胚胎,最终在痛苦中死去。这种对于人类尊严的践踏,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亵渎,所带来的恐惧,远比单纯的血腥画面更为深刻。

在国内院线普遍追求“合家欢”的背景下,《异形:夺命舰》能够做到“一刀未剪”,完整地保留影片的恐怖元素,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体现了电影审查制度的进步。然而,这种突破性的尺度,也为影片的上映埋下了争议的种子。

“未成年人是否应该观看恐怖电影”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异形:夺命舰》的上映,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影片上映后不久,便有家长在网络上发帖投诉,称自己带8岁的孩子观看了《异形:夺命舰》,结果孩子在观影过程中出现了身体不适和精神恍惚的症状,怀疑是受到了影片的惊吓。该家长认为,影院在售票时,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明确告知影片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因此要求影院退票并承担孩子去医院检查的费用。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一部分网友对这位家长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影院确实应该在售票时,更加明确地告知影片的观影人群,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对这位家长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作为监护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观影内容负主要责任。在明知影片含有恐怖元素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带孩子观看,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应该将责任推卸给影院。

更有甚者,根据影片的宣发海报和网络平台上的影片信息,明确标注了“未成年人谨慎观看”的提示。这意味着,影院在告知义务方面,已经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而家长依然选择带孩子观看,只能说明家长对于影片内容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

这场“熊孩子观影”的风波,将“未成年人观影”这一社会问题,再次摆在了公众面前。

支持“电影分级制度”的声音再次涌现。他们认为,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观众进行区分,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同样存在。他们担心,电影分级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导致电影创作空间的压缩,影响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有人质疑,即使有了电影分级制度,是否就真的能够完全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到不适宜观看的内容。

这场“熊孩子观影”风波,最终以影院方妥协,为该家长办理了退票,并承担了孩子部分的检查费用而告终。

《异形:夺命舰》的上映,为2023年的暑期档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恐惧、责任与制度的思考。

从影片本身来看,《异形:夺命舰》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它在类型片领域做出了突破,为观众带来了久违的感官刺激。影片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也证明了观众对于这种类型影片的需求。

然而,影片中所呈现出的血腥暴力画面,以及引发的“熊孩子观影”争议,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在保证电影创作自由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电影分级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支持者认为,这是解决“未成年人观影”问题的最佳方案。然而,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电影分级制度,仍然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的课题。

在电影分级制度尚未建立的当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孩子的观影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把控,避免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不适合他们观看的影片内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中国电影市场能够涌现出更多类型多元、尺度突破的优秀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观影选择。

《异形:夺命舰》的出现,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它在挑战观众感官极限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电影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必将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75766.html
0
最新回复(1)
  • 紫文爱小说2024-08-19 17:44
    引用1
    我承认你认真写出了文章,但是你讲的故事到底是2023还是2024,如果你在回忆2023那抱歉,所写内容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