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 请回归娱乐, 来自《异形: 夺命舰》的启示

唐泪2024-08-19 13:26:13  66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市场,溃于何时?

自《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大爆破四十亿票房之后,好莱坞电影似乎开始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票房一路下行。

十亿票房成了门槛,数亿票房和一亿票房,则成了常态。

比如本年度而论,《哥斯拉大战金刚:帝国崛起》止步十亿,《死侍与金刚狼》四亿、《功夫熊猫》三亿、《猩球崛起:新世界》两亿、《海王2:失落的王国》一亿,而威尔·史密斯的新片《绝地战警:生死与共》,甚至仅得三千余万票房。

但在当下,一部《异形:夺命舰》出现。

事情起了变化。

香港电影当然比不了好莱坞。

在过去十年里,一共也仅得六部“港产片”破了十亿票房,即便加上香港电影人主导的“西游”系列作品,也至多八部之数。

然自《怒火·重案》过后,港片一溃千里。

重注投资的科幻电影《明日战记》仅6.79亿、两亿投资的《风再起时》不到五千万、三巨头顶格大片《扫毒3:人在天涯》不到三亿,大制作《潜行》不到四亿,超大规模投资的犯罪大片《金手指》止步六亿,绝大多数中小制作港片,破亿都难。

这当然是“凛冬将至”的景象。

步入当下年头。

小制作《临时劫案》在冷档夺2.37亿票房,漫改动作片《九龙城寨之围城》,携《无双》之后最强口碑而至,内地票房逼近七亿,似有回暖。

但接踵而至的《谈判专家》和《海关战线》,破碎了港产片“重振”迷梦。

甚至传来了“全线停工”的消息。

暂且放下港产片的问题。

内地电影又如何?

自2012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突破十亿,内地电影的票房,开始呈现出井喷上行的姿态,上限壁垒不断被打破,短短几年时间,最高票房就上冲到了近六十亿。

尤其在2023年那个“史上最强”的暑期档,《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和《孤注一掷》这几部电影,几乎可称部部“爆款”,将同期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尽皆搅碎。

再顺势往下。

一部《热辣滚烫》、一部《飞驰人生2》、一部《第二十条》,乃及一部《熊出没·逆转时空》,随随便便就冲破二十亿、直上三十亿。

甚至来到当下,沈腾与马丽联手的《抓娃娃》轻取三十亿,而一部口碑稀松平常的《默杀》,也轻易就掳夺了超过十三亿的票房。

当红演员频出,票房稳健走高,怎么看,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而事实上呢?

来看几个数据。

陈思诚带着五亿投资的奇幻剧情大片《解密》、乌尔善带着约三亿投资的特效大片《异人之下》、徐峥带着投资两亿的励志题材电影《逆行人生》,接连杀入暑期档。

理论上来说,这些电影的票房,是不是该十亿起步、坐二十亿望三十亿,甚至更高?

但市场给他们的,是一通“闷棍”,《解密》破不了四亿、《逆行人生》至多四亿出头,而《异人之下》仅堪堪破亿。

这还没完。

早前《人生大事》一片,以17亿票房“催红”了朱一龙,紧接着一部《消失的她》,大爆三十五亿,令其声名更上层楼。

然当下一部其领衔的《负负得正》,票房竟然不能破亿。

何解?

娱乐、题材与品质。

这些东西,才是决定票房高低的关键。

比如剧情片《人生大事》。

这部电影如果不是在“片荒期”上映,而是放在正常竞争档期,其票房也就应该至多在两到三亿的水准。

并不否认朱一龙本身的偶像力,但就题材而论,合当如此。

而当陈思诚、徐峥和乌尔善等电影人,交出来的作品,既没有充足的娱乐性,也没有足够的话题性和品质基础,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去“撬动”市场了。

再看吴京和沈腾。

大家都知道,吴京正在与袁和平联手拍摄武侠电影《镖人》,沈腾则有一部黑帮犯罪片《逆鳞》将映。

他们并不是无的放矢。

除了对动作本身的热爱之外,不想被“主旋律”框定,或是吴京的考虑之一。

沈腾的逻辑同样如此,喜剧片固然自带观众,但若无法维系品质,观众又能继续忍受你多久?基于这个考虑,试水转型,就迫在眉睫了。

这两个人,都很有忧患意识。

反过来再看。

好莱坞电影《异形:夺命舰》,已经具备了“大爆”的基础与趋势。

从历史经验来看,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市场早已失势,比如惯见的剧情、熟悉的手法、一言不合就“开大”的特效,观众似乎真的已经失去了兴趣。

关于这部电影,超前预测仅至高两亿、首日仅14%的排片,显而易见是一场“低开”。

但它旋即“高走”。

上映次日,就在排片被削减的情况下强势夺得日冠,当下破了两亿票房,最终票房预测,已经上冲到了超过七亿。

很显然,这并不是其上限。

暑期档行将结束,除了尚待验证的《刺猬》和《逆鳞》,谁能挡住它的脚步?

而《异形:夺命舰》因何而爆?

该故事系列最早出现在1979年,也即《异形》,迄今来讲,起码拍了七部有余,而“恐怖、惊悚”等同题材类型电影,更可称不计其数。

但该题材天然具备“强娱乐性”,而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与技术面,大多较佳。

是为启示。

说回港产片。

人人都说,香港电影题材陈旧了。

这是一个事实。

时日至今,随着港式动作和喜剧这两大类型电影的衰落,警匪电影类型,似乎成为了港产片最后的支柱。

而以警匪题材而论,似乎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新浪潮导演章国明拍的那一部《边缘人》。

换句话说,该类型题材,已被拍了整整四十年有余。

但这并不是关键。

港产片确实应该重视创新,然其方向,应是剧情、手法、表演和技术等品质层面的东西,而非抛弃业已被证明有“强娱乐性”的警匪题材。

比如上个十年的《寒战》和《无双》,包括最新一部《九龙城寨之围城》。

没有竞争力?

请记住。

当观众们不愿意走进影院,首先必然是电影“娱乐性”一面出了问题。

其次才能谈及品质。

比如前述崩塌的诸多港产片,那些“大片之死”,其实并不在于题材的困境,而在于剧情、手法、表演和技术面,皆落窠臼,甚或等而下之。

如何能够“不死”?

我们当然也并不倡导“娱乐至死”。

但电影的商业一面,就如广告行业,它本来就该是一场,“戴着镣铐”的舞蹈,一方面要以思考和艺术为本,另一方面,则应娱乐大众。

所以,请回归娱乐。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74714.html
0
最新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