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4亿人口国家, 为何印度的乳制品消费量, 能达到中国4倍?

包包说过去2024-08-17 20:10:30  56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中国居民每天每人摄入乳制品的量应该达到300~500克。

这个建议的标准并不高,因为2022年世界人均每天乳制品的消费量是322克(数据出自2023年6月的《粮食展望》)

也就是说,咱们中国人均每天的乳制品的消费量只需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够了。

这个要求其实不高,因为我国人均GDP在2023年为1.27万美元,世界人均GDP是1.3万美元,差距只有几百美元。

而且,我国的人均GDP按照美元计价是大幅度低估着的。

在居民消费的很多领域,中国的人均消费量要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往往能达到和发达国家相当的地步。

比如,202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了3000万辆,这一年欧盟是1054万辆,双方的差距差不多是3倍。

我国的人口是14个亿,欧盟的人口是4.5个亿,双方的差距也差不多是3倍。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人均的汽车销售量和欧盟是差不多的。

2020年到2023年,欧盟的人均肉类消费量是67公斤。

此期间我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在55公斤左右,比欧盟少了12公斤。

但是考虑到欧盟平均身高比我国高了5~10公分,平均体重也要重个一二十斤,单位体重的肉类消费量两者是差不多的。

而且,欧盟内部分化也非常严重,平均身高1米8,平均体重160斤的德国人的平均肉类消费也不过是50多公斤,和我国差不多。

可见,我国目前人均肉类消费水平正在直追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不要说跟西方发达国家比了,就算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永远达不到。

2022年,我国的人均乳制品每天的消费量只有116克,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6%。

而和我国相邻的印度虽然人均GDP还不到我国的1/4,人均每天的乳制品消费量却达到了我国的4倍,足有459克。

印度并不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

相反,如果不是因为体量的原因,印度在诸多的领域都是乏善可陈的。

比如,印度虽然被很多西方国家称为明日之星,但是经济结构极为落后,都到了2022年了仍然有42.86%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这意味着,印度是一个远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无法支撑起国内居民较高的水平的生活。

可事实是摆在眼前,印度的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却达到了我国的4倍。

造成这样的反差的结果,既有印度的原因,也有我国的原因。

先说印度。

印度的农业产出并不是很大,虽然印度拥有189.2万平方公里的耕地,但是每年的粮食产量还不到3.5亿吨。

就这,每年印度还要把大量的粮食出口到国外,人均粮食消费量一直徘徊在200多公斤。

这点粮食哪怕平均到每个印度人的手中,也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至少要达到250公斤的粮食分配量,才能将决满足温饱问题,但如果从事重体劳动,这点粮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印度人要缓解粮食危机,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摄入更多的营养。

而印度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对牛有着非常神圣的感情,这直接导致印度的牛的存栏量高达3亿多头。

虽然这些牛大多数不是高产的奶牛品种,但架不住量大,积少成多,使乳制品成为印度农业的最大单一农产品,占到了国民经济的5%,雇佣了800多万农民,也让印度的牛奶产量占到了全球的24.64%。

牛奶以及牛奶制品便成为印度人的重要的副食品。

再说中国。

首先要说的是,国人乳制品的消费量比较少,和目前我国的乳制品的产量比较低没有必然的关系。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如果有必要,把乳制品产量提高了几倍甚至10倍都是很轻松的。

咱们中国这边的问题是,从古至今大部分人就没有喝牛奶的习惯。

都说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但是当国人把各种肉、粮食的做法搞出千变万化的时候,乳制品方面的美食品种却乏善可陈。

只有酸奶、纯牛奶、冰激凌等区区几种。

在民间像什么马奶酒、奶酪等通常流行于牧区这种人烟比较稀少的地方,在内地并没有完全推广开。

当然,这也和我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有关。

虽说牛是的六畜之一,也是用于祭祀和重大礼仪中的三牲之一,牛在我国文化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牛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耕田,通常不会用作食用,也不会用着产奶给人提供乳制品。

甚至,在古代由于牛在农业生产中太过重要,很多时期朝廷都会严格限制私自宰杀牛。

《淮南子》记载:

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意思是,国家法律规定不能杀牛,谁要是杀的话,那就将谁杀掉。

可见,在那个时候朝廷对牛的保护程度已经达到了和人相当的地步。

因为牛在农业中的作用连人都无法代替。

随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铁犁可以把地耕的更深,农业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

可当时地广人稀,普通老百姓每个人能分到100多亩地,靠人自己背着铁犁去耕地,累一天也更不了几亩,但是牛套上铁力之后,一天怎么着也能耕个10亩8亩的,一头牛顶好几个壮劳力。

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牛的重视程度都是极高的。

这种情况下,正经人想的肯定不是杀牛吃肉,而是怎么把牛养好,多干点活。

对于牛的培养,也不是向产奶量高那个方向,而是怎么样能够保证这些牛抗病、耐粗饲料和通人性。

这个时候牛不仅是生产工具,而是和人有一定的伴侣关系,属于像猫狗一样的伴侣动物。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有牛郎织女天河配,老牛从中做媒的神话故事。

所以,大多数中国人从祖上就没有喝牛奶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国人乳制品不耐受的情况非常普遍。

以本人来说,每天要是喝个两三百克还行,达到一斤的时候大概率得窜稀。

于是,到今天中国人在乳制品的消费方面却仍然非常低,是少数几个大宗的生活用品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类别。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915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