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中,中国女篮无缘小组出线,三人篮球也未能如上届一样拿到奖牌。至此,中国篮球彻底走过巴黎奥运周期。
无缘巴黎的中国男篮主动先翻开了新的一页,宣布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分别2025年亚洲杯、2026年亚运会以及2027年世界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随即于云南海埂和北京进行两期集训。2017年以来首次走到台前主抓备战工作的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指出,中国男篮目前处于最低谷,现在的中国男篮缺的是对老男篮精神内核的传承,所有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勇于承担压力和责任。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男篮发布的公告中,“三从一大”再次出现。公告提到:“为加强中国男篮队伍建设,落实‘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在联赛休赛季加强运动员体能储备,提升个人竞技水平。”很多年轻球迷在论坛发问,“三从一大”到底是什么?
宫鲁鸣曾率女篮出战雅典奥运会 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三从一大”过时了?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界通过学习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魔鬼训练法”总结经验,借鉴当时部队大练兵,最终梳理出“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理论。半个世纪以来,“三从一大”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辉煌成就的“圭臬”,以乒乓球、女排为代表的中国所有运动队,均将“三从一大”奉为训练纲领,中国男篮获得世界前八名的成绩,也有“三从一大”的功劳。“没有艰苦的训练,天赋不可能兑现为成绩。”中国男篮功勋教练蒋兴权曾强调过“三从一大”训练理念的重要性。蒋兴权认为,尽管如今的科技手段和医疗保障有了大幅提升,但竞技体育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展现,必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宫鲁鸣2014年率中国男篮出战仁川亚运会 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前CBA球员,曾入选过国家青年男篮的郭晓鹏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了自己昔日接受“三从一大”训练的经历,“我15岁的时候在东莞新世纪青训队,就是‘三从一大’模式。当时一周高强度训练6天,每周还有两次5公里跑,周六还要加练体能。这样的强度,当时有些队友都心生畏惧,甚至难以入睡。”
郭晓鹏还记得,当时东莞新世纪青训队还要求,每日两名队员一组,轮流为全队做早餐,另外有一组队员轮流负责在晚间为全队洗衣服。
而在国青队备战世界青年比赛,整体的球场训练量要比在东莞新世纪青训队更大,时长更长。“上、下午都是至少3小时起步,因为国字号队伍集中了全国这个年龄段突出的球员,水平比俱乐部高,所以体能训练的要求也更高,教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当然,国家队的吃、住、医疗保障比俱乐部更好,没怎么要求跑田径场。”
“以我的经历和体会看,这种模式,确实有助于培养全队的集体荣誉感,非常磨炼基本功不假,但是运动负荷确实很大,需要相同合理的恢复去配合。”郭晓鹏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训练被提起,“三从一大”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有观点认为“三从一大”过时了。不少体育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三从一大”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教练出于维护权威的需要,片面、极端追求训练时长,甚至对运动员实施言语肢体暴力。这些问题在信息时代被放大,使得人们产生反感。所以“三从一大”一度被“污名化”,被认为是老式、落后,甚至是违背人性的训练模式。“三从一大”进化了?在前北京北控青年队主教练、燕鹰篮球俱乐部创始人白晗看来,人们反感“三从一大”不仅有刻板印象,还有“信息差”的原因。“篮球项目的特点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篮球训练必然需要较多的高强度投篮、对抗中的投篮等训练科目,所谓‘大运动量’并不是专指去田径场上跑圈。”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体育界已经对“三从一大”进行了新的定义。事实上,“三从一大”已经悄然变为“三从两大”,强调兼顾科学训练原则。只不过,“三从一大”太过深入人心,在外界的印象中难以消除。对于“三从两大”,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曾公开做出过解释, “三从”(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没有改变,“两大”则是指“大负荷(又包含‘大运动量,大强度’)、大恢复”。针对“大恢复”的提出,蒋兴权则认为,“三从一大”是要向极限挑战,因此有多大的运动量,就要有对应大的恢复,要保证运动员休息好。科学训练则是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选材,制订训练计划,用科学的手段监控训练过程,用科学的技术对训练后的恢复进行指导辅助。当前,中国各个体育项目国家队几乎已全部按照“三从两大”科学训练原则进行竞训布置。几乎所有国家队都配置了体能师、康复师、理疗师等专项、复合型教练员,部分国家队还有运动医学领域专家驻队,已是“三从一大”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在郭晓鹏看来,虽然“三从一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种种问题,但仍然适用于目前的中国男篮。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篮球运动员除了极少数具有身高优势的球员外,整体天赋水平并不出色,因此就更需要用更努力的训练来弥补差距。“三从一大”有用吗?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无论是小组赛提前出局的女篮,还是奥运门槛都没有踩到的男篮,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难以解决,在这些共性问题没有厘清和明确答案前,“三从一大”能起到多大作用,或许还是一个问号。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男篮阵中短时间内已经无法找到姚明、王治郅、易建联这样身高天赋出色、实力突出,可以仰仗的绝对核心球员。而国际篮球环境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国际篮球的潮流打法已与10年前、20年前截然不同。当今高水平篮球国家整体具备“高、快、准、灵”的特点已是显著的潮流趋势。反观当今的CBA联赛,各队阵容的风格构建、竞争力已经远远与世界“脱节”,既无法出产如姚明这样的世界级球员,有风格特点的本土小个子球员也难觅生存机会。郭晓鹏认为,所谓世界级的球员,必须拥有强大的个人自主进攻能力,而CBA自主进攻能力强的球员,几乎都是各俱乐部聘请的外援,大多数CBA的国手级球员都在俱乐部扮演“蓝领”角色,主要精力用于防守和接球投篮,战术地位不如外援高。
郭士强出任中国男篮主教练 图/中国篮球协会
篮球评论员杨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篮球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方式留下了“唯身高论”的认知,短时间内难以动摇,所以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日本后卫河村勇辉在CBA联赛中,也难有生存空间。“中国篮球历来信奉的是用身高高度赢球,数十年来皆是如此,因此中国篮球上至国家队,下至各个青年队、学校校队,但凡有高度的球员都会被奉为战术核心,而小个子球员几乎不可能以过人的投篮能力成为球队战术主导,中国篮坛任何教练都不会接受这种打球方式。”而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男篮在亚洲范围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菲律宾等,均在按照国际篮联相关规则,归化实力突出、适配阵容体系的外籍球员,才能得以构建更强国际竞争力的阵容基本盘。中国男篮曾经努力作出尝试,归化NBA球员李凯尔,但整体效果不甚理想。以中国男篮当前的客观实情,重启“三从一大”的效果还需不断通过实战和战绩进行检验。或许,重启“三从一大”可保证中国男篮的下限不再继续滑落,企稳回升可期,而想短时间提升上限,达成重返奥运会的目标绝非易事。作者:叶珠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