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订单接近90000辆, 雷军活成了对手仰望的模样

囧途车坛2024-04-02 16:19:23  109

在新能源接近40%渗透率的背书下,电气化产品早已不再是被油车排挤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个拥有庞大市场的鲜活产业。

与传统燃油领域不同的是消费群体并不会在乎企业是否拥有过硬的品牌底蕴与悠久的造车历史,传统外资企业就是一个实例,若是讲求造车史,BBA的电气化产品并不会遭到市场冷观。

从行业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也并不像是汽车市场的一条分支,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在这个新市场中众生平等,谁拥有绝对的能力入局谁便掌握着更大的成功概率。

跨界造车的企业不在少数,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企业也并不算少,老话讲隔行如隔山但在这个市场中似乎也成为了一种谬论。

科技巨头小米的入局成功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3月28日小米SU7正式发布上市,预定通道开通4分钟订单突破1万辆,7分钟2万辆,不到半小时突破5万辆,而在首日24小时订单来到惊人的88898辆,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的战绩。

雷军在发布会中夸张奔放的讲话方式很大程度刺激了小米SU7的订单狂飙,“50万内最好的汽车”“遥遥领先”等直抒胸臆的观点也在一时间吸引住不少人的钱包,首日接近90000辆的战绩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赶超。

关于小米SU7的成功有几点需要提及:

一、小米在科技领域内圈下的粉儿,被移植到新的领域。

一个老企业跨界到一个新行业,最需要做的可能不是产品需要优化到多么极致,而是要改变过去老企业所俘获的用户群体的认知,将老粉的消费方式嫁接到企业新转入的新行业的新产品中,这远远要比优化产品更重要,毕竟行业竞争压力巨大,市场内卷严重,想要在一时间内通过产品优异性的传播来获取订单,速度必然很慢,华为就是一个例子,通过与塞力斯达成合作重新成立公司,成长速度略显缓慢。

小米汲取了前车之鉴,从车辆“挂标”到营销再到线下销售均由自家公司负责,将小米科技的感染力全部注入小米汽车中,小米SU7的关注度与流量自然会加很多分。

二、小米SU7产品本身的定位与价值

就像雷总在很久之前曾提到的“100度电、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这三样叠在一起就要十几万的成本,这仅仅是驱动系统的一部分,还有小米智能生态架构的匹配以及平台架构的设计开模、量产车的生产制造、运营人工等等成本非常高昂,但反过来看小米SU7的定价,顶配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零售价29.99万元,相比于同级新势力的产品诚意要更充足。

同时小米SU7的使用价值也更加贴合年轻用户习惯,从车辆性能、续航到车辆的用料设计以及米家智能生态链与自动驾驶部分似乎都是根据现阶段主流消费圈层量身打造,产品本身的技术特性非常明显,与小米手机以及米家智能生态产品调性十分统一。

三、小米SU7售后服务

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售后问题也会是用户最为关注的,所以做好售后几乎是每一家车企都在努力的方向,而小米SU7出场便自带光环,依托小米科技为地基,使其在用户的思维中远远要比新势力更值得相信,毕竟互联网造车企业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过多,企业还在售后自然不会出差错,但若是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售后自然也就变为最大的问题。

小米SU7显然能够令人踏实一些,简单直白点说即便有一天小米造车遇到不可逆的情况出现,用户至少可以在其他领域找到它,所以这也是小米SU7订单一路高歌必不可缺的因素。

24小时大定接近90000辆,让小米汽车的入场显得格外耀眼,给了其他企业一个下马威,雷军也活成了对手仰望的模样,不过我们不可忽略的是订单高涨的背后也顺势将小米SU7推到了风口浪尖,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行业竞争的严峻未来必然会有不少企业拿着显微镜去研究它,分析优势放大弊端,是否耐打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64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