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这个国家可一直都是走在科技的前沿,他们没事就喜欢去鼓捣一些创新的项目,其中就包括超级对撞机。
只是,这个项目因为投资金额过于巨大且未来发展不明确,所以美国政府就及时叫停了,但叫停以后却导致咱们中国损失巨大。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的超大烂尾项目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建造一台超级粒子对撞机。
这个被称为“上帝机器”的装置,旨在模拟宇宙大爆炸的瞬间,探索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寻找神秘的“上帝粒子”。
因此,美国政府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认为它将引领人类科学走向新的高度。
1987年,超级对撞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耗资44亿美元,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成本却像一个无底洞似得不断攀升。
到1993年,美国对这个项目的预算已经飙升到110亿美元,可项目进度却不足10%,面对这个吞金巨兽,美国国会最终忍痛做出决定:叫停超级对撞机项目。
然而,美国超级对撞机项目的夭折,原因其实主要有两点。
比如项目管理不善、成本估算严重偏低,工程造价从最初的45亿美元飙升到110亿美元,增幅超过140%,远远超出了美国政府的预期。
此外,超级对撞机选址在德克萨斯州时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环保主义者担心对撞机会带来辐射污染,而地方政客则不愿放弃宝贵的土地资源。
因此,种种阻力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成本不断攀升,最终项目被迫叫停,不过,美国的项目叫停后,为何说这个项目会导致中国损失巨大呢?
博主是全职作者,写作不易,通过您观看的5秒广告获得一些收入,你们的支持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励,更能帮助我继续创作更多有趣和有价值的内容,希望理解,感恩同行
澎湃新闻:世界最大的“科学废墟”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夭折启示录
中国损失巨大
美国超级对撞机项目的失败不仅仅是美国科学界的损失,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沉重打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其实是这个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也在这个梦幻工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
早在1991年,中国就正式加入了超级对撞机项目,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资国。
我们承诺为项目提供价值1.5亿美元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并派遣了近200名尖端科研人员参与对撞机的设计、建造和实验。
对于当时的中国科学界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美国的一纸“休书”,却将中国的梦想也击得粉碎。
这对于当时还是科技“追赶者”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我们辛辛苦苦积攒的科研资源就这样被一个烂尾项目无情地吞噬了。
更令人惋惜的是,超级对撞机项目的失败也影响了中国科学界的信心和决心。
许多人开始怀疑,像对撞机这样的大科学工程是否真的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是否有能力独立承担如此复杂、耗资如此巨大的项目?
这种质疑和动摇无疑给中国科技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超级对撞机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中美两国对它如此痴迷?
超级对撞机项目
简单来说,超级对撞机就是一个巨型的“粒子加速器”,它可以将质子等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让它们相互碰撞。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会被撞碎,然后释放出更小的基本粒子,就像撞开一个俄罗斯套娃,看看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通过研究这些碰撞产生的粒子,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揭开物质世界的终极奥秘: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
看到超级对撞机的巨大潜力,中国科学界也蠢蠢欲动。
按照规划,中国可能2027年开始建造一台耗资50亿美元、耗时10年、长达100公里的环形电子正负电子对撞机。
可以预见,它的建成将把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在中国超级对撞机的规划过程中,一个响亮的声音却一直在喊“不”,这个声音来自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作为中国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杨振宁对超级对撞机项目却一直持反对意见,那么,杨振宁又为何提出反对意见呢?
未来不明
杨振宁反对建设超级对撞机绝非出于个人偏见或者保守思想,作为一个深谙科学规律、了解国情民意的科学家,他提出反对意见,自有他深思熟虑的理由。
首先,建设超级对撞机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要知道,我们还有许多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超级对撞机这样的基础科研项目上,似乎并不是最佳选择。
其次,超级对撞机的建设和运营对科研人才有着极高的要求,粒子物理、高能物理等领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需要大量的尖端人才,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储备还相对匮乏。
要知道,粒子物理的研究虽然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但其成果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生产力,对经济社会的直接贡献有限。
相比之下,一些应用性更强的科研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可能更值得我们优先投入。
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能够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给经济社会带来直接的推动。
结语
杨振宁等科学家对中国建设超级对撞机提出的质疑,并非否定科学探索的价值,而是希望我们能够理性、务实地推进科研事业,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最有效的地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放弃对基础科学的探索,相反,我们要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基础研究,为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夯实根基。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建造出这个令世人期待的“对撞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