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碳中和"暗藏玄机? 越南印度电力危机! 只有中国才能破解

诸子牧梵尘2024-08-13 17:44:04  93

今年5月,越南政府要求富士康等外企自发降低用电量30%,以缓解电力供应压力。

与此同时,印度多地频繁停电,高温下民众苦不堪言。

这两个备受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为何突然陷入电力困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从越南说起。作为近年来被誉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热门国家,越南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

越南近年来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亮眼。2022年,该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22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逾13%。

制造业成为外资青睐的重点领域,占据了近六成的投资份额。这一趋势推动了越南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需求的激增。

去年的夏天,越南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北部和中部地区的气温频频突破40度大关,导致用电需求激增。正值此时,越南的能源供应却遇到了困境。

6月初,越南最大的电力供应商EVN发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公告。由于水力发电受限和天然气供应不足,该国面临着严重的电力短缺风险。

为了维持基本的民生用电,越南政府被迫实施了轮流限电的应急措施。

即便是三星、富士康、佳能这样的外资巨头也不能幸免。以富士康为例,其在越南北部北江省的工厂去年就因停电被迫停产。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那天突然就停电了,整个厂区一片漆黑。我们在生产线上干等了几个小时,最后被告知可以回家了。后来听说是因为电力不足,真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这么大的公司。"

在今年5月,官方向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发出了节约用电的倡议。

尽管当局强调这仅是一种建议性质的措施,并非强制性规定,但对于那些正处于扩张期的跨国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富士康越南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私下表示:"减少30%的用电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要调整生产计划,甚至放弃一些订单。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

与此同时,印度的电力困境同样严峻。作为世界第三大电力生产国,印度却经常出现电荒。

今年夏天,印度多地遭遇极端高温,新德里等地频繁停电。

5月29日,德里地区蒙盖什布尔气温监测站一度记录到52.9℃的高温,虽然后来被证实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故障导致的误读,但实际温度也高达49℃左右。

印度多个城市的供水危机日益严重,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民众排队取水的视频。以新德里某社区为例,当地唯一的公共取水点已经无法正常供水。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大批居民就聚集在固定地点,焦急地等待水车到来。

一旦水车出现,人群立即沸腾,年轻力壮者迅速攀爬车顶,争抢有利位置安装取水管,而地面上的亲属则手持各种容器,准备接水。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因高温和停电导致的死亡事件。

印度多家媒体披露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在6月初的短短几天内,全国因高温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急剧攀升。

仅奥里萨邦一天之内就有45人不幸丧生,而到6月5日,全国范围内的死亡人数已突破200大关,达到211人。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凸显了印度面临的严峻气候挑战。

更为严重的是,水电资源的匮乏不仅威胁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还对印度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阻力。

被誉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更是面临水资源枯竭的困境,缺水正迫使其技术人员外流。

面对这样的困境,越南和印度都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发展与环保,如何在不损害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减排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这场关乎全球发展的博弈,还将继续上演。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经济体会同时陷入如此严重的电力困境呢?

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提到西方国家推行的"碳中和"战略。表面上看,"碳中和"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深入探究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当前全球变暖问题的主要责任方,恰恰是那些如今大力倡导"碳中和"的国家。

回顾过去,欧美国家在19世纪就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这些国家的工厂不断向大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

直到20世纪末,他们的碳排放量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讽刺的是,当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时,这些西方国家却突然转变角色,摇身一变成为环保卫士。

他们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要求这些国家在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就承担巨大的减排责任。

这种政策显然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西方国家在自身工业化进程中肆无忌惮地排放温室气体,却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时突然高举环保大旗。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不禁让人质疑。

事实上,"碳中和"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多重陷阱。

先进的环保技术被发达国家牢牢掌控,发展中国家若想使用,往往需要支付巨额费用。

还有就是向绿色能源转型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这对许多资金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发展时间也进一步压缩。西方制定的减排日程过于紧迫,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工业化进程。

最可怕的就是舆论压力。在全球环保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若不迅速响应减排号召,可能会遭受国际社会的批评和指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和印度的困境就不难理解了。

以越南为例,近年来它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的潜力股。然而,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越南的电力需求激增,但电力设施建设却远远跟不上。

去年夏季的大规模停电造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产出损失,重创了越南的经济。

越南政府也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比如,越南曾大力发展新能源,2022年越南国内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就占到整个东盟国家的69%。

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越南的用电问题。今年,越南已经打算"摊牌"了,要大力增加煤电供给,解决用电需求。然而,这又引来了西方媒体的批评,指责越南的碳排放大幅增长。

印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作为人口大国,印度的电力需求巨大。

然而,印度的电力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依赖煤电,但煤炭质量堪忧。

中央与各邦在电力管理权限上划分不清,缺乏统一调度,电力设施陈旧老化,输电损耗高达25%。

尽管印度在全球电力生产排名中位居第三,但国内却频繁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政府为了推动电力多元化,也引入了清洁能源计划。

然而,据印度"能源世界"网站报道,印度统计和项目执行部今年3月发布的《2024年能源统计报告》显示,尽管印度总理莫迪承诺该国到2030年将实现每年至少500万吨绿色氢气的生产能力。

但印度目前仍严重依赖煤炭作为其主要能源。在2023财年,煤炭发电量约占印度总发电量的77.01%。

令人深思的是,印度的绿色氢能产业布局与当地水资源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中央、马哈拉施特拉、卡纳塔克和泰米尔纳德等几个邦。

然而,这些地区恰恰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使得绿氢生产面临潜在的资源瓶颈。

一项来自印度OMI基金会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矛盾。数据表明,若要将现有的"灰氢"产量全部转换为环保的"绿氢",所需水量将达到惊人的1.3亿到1.9亿吨。

这一数字相当于印度首都新德里年度用水总量的十分之一。

与越南和印度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做法。

美国智库"全球能源监测"(GEM)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建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达到339吉瓦,占全球总量的64%,是排名第二的美国(40吉瓦)的八倍多。

这一数字足以满足整个韩国目前的用电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2023年5月,中国53%的电力来自煤炭,创历史新低,而44%的电力来自非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加,使占中国总排放量约40%的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当年5月下降了3.6%。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华为等企业推出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让工业园区从电能消费者变成了电能"产消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向沿线国家输出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的做法证明,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可能的。这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破解"电力阳谋"提供了有益借鉴。

面对这样的困境,越南和印度都在努力寻求突破。越南正在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印度则在推动电力改革,努力提高电网效率,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然而,要真正破解这个难题,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毕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发展与环保,如何在不损害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减排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智库报告:中国在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二,是美国的八倍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实现碳中和,中国是认真的

澎湃新闻:印度“热死”已超两百人,气温计故障测出52.9摄氏度高温

环球网:「环时深度」缺水缺电的印度,如何度过“残酷的夏天”?

观察者网:夏季用电高峰临近,越南被曝呼吁富士康等企业减少用电量

新浪财经:越南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462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