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图片或视频,你的第一感觉肯定就是:战况相当惨烈。
有些视频我们就不看了,太惨。
但看图片,大批乌克兰的战车,被俄军炸毁在战场,一些战车周围,还可以看到已不能动弹的乌克兰士兵。
还有,无人机袭击坦克和战车的画面,坦克被锁定,炸弹从天而降,士兵逃都来不及逃。
哦,我看到西方互联网上,还有一个流传的小视频,一名俄罗斯士兵,卸下所有重型装备,背着装满炸药的背包,迅速跑到乌克兰士兵藏身的一个地下室,丢下后迅速逃跑……
很老式,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在库尔斯克战场,但这就是现实。
他也因此被称为俄罗斯的“阿甘”。
按照俄国防部13日披露的数据,在库尔斯克方向战斗中,俄军已打死打伤2030名乌克兰士兵,摧毁乌军35辆坦克、31辆装甲运兵车、18辆步兵战车、179辆装甲车、78辆机动车、4套防空导弹系统、2套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和14门野战火炮。
俄军宣称,乌军已遭受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俄外交部还公布了一些乌克兰士兵被俘的画面。
这是俄罗斯方面的通报。
乌克兰方面,胜利同样很辉煌。
泽连斯基14日宣称,乌军仍在向库尔斯克纵深地区推进,“自今天起,我们在不同地区又推进了1到2公里,同时还有100多名俄罗斯军人被俘。”
视频和图片显示,一些被蒙上眼睛的士兵,低头坐在卡车后面,被乌军带走。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也宣称,乌军已经“完全控制”库尔斯克州边境城镇苏贾,“在苏贾搜索和消灭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
此前一天,泽连斯基表态,乌军已拿下74个居民点;瑟尔斯基则披露,乌军已控制约1000平方公里俄领土;乌军总参谋部透露,仅在过去24小时内,乌军就打死打伤俄军1240人。
此外,作为另一条战线,14日凌晨,乌克兰还出动大批无人机,对俄罗斯沃罗涅日、库尔斯克、萨瓦斯利卡和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四个军用机场发动猛烈袭击。
泽连斯基称赞说,乌克兰无人机进行了“精确、及时和有效”的打击。
按照CNN的说法,这是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对俄军事基地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乌军的解释,这是一次特别计划的行动,目的是让俄军无法利用这些机场对前线和乌克兰城市进行攻击。
俄罗斯则宣称,挫败了乌克兰无人机的进攻,仅在一夜之间,就摧毁了乌军117架机翼式无人机和四枚战术导弹,但无人机碎片,也使一些住宅、车辆遭到破坏。
战斗在激烈进行,双方都在抓紧排兵布阵。按照西方的说法,俄罗斯已开始抽调在乌克兰的部分部队,前往库尔斯克地区作战。
最后,怎么看?
还是简单粗浅三点吧。
第一,很可怜,大批士兵正在倒下。
战况确实很惨烈。当然,网络上也有各种立场和见解。
相信乌克兰的永远相信,俄军已兵败如山倒,大批俄罗斯士兵被俘,乌军前锋直指莫斯科,最终胜利指日可待。
相信俄罗斯的永远相信,乌军现在是打肿脸充胖子,精锐部队陷入俄罗斯包围圈,俄军正在一点一点消灭,很快会再次攻入乌克兰本土。
哪有那么简单!
战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双方所谓胜利的背后,是大批士兵肉身的倒下,再也不可能起来。
这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是成千上万的人,可怜,可怜。
第二,很糟糕,双方都在做最坏的打算。
我昨天就分析说,战场瞬息万变,暂时的胜利,从来不是真正的胜利。
别忘了,当初战事爆发,俄军一度兵临基辅城下,但最终不还是铩羽而归;去年乌军发动夏季反攻,一开始声势浩大,但最终却成为一场灾难。
对俄罗斯来说,将乌军彻底驱逐出俄本土,这是底线;对乌军来说,占领哪怕一小块俄土地,这也是底线。
双方都在做最坏的打算。
所以,泽连斯基频繁与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通电话,出动无人机对俄空军基地发动进攻,并呼吁西方紧急援助。对乌军来说,当下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制空权,这使得前线部队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对俄罗斯来说,乌军确实战斗意志强烈,还在不断向前推进。俄军在紧急调动增援部队。
西方的卫星还发现,在库尔斯克利戈夫市外围,俄军已经紧急开挖了一条巨大的战壕。战壕在原野上延伸,格外的醒目。
第三,很明显,战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以前,还主要局限在乌东地区。但现在,乌军开辟第二战场,将战火烧向了俄境内的库尔斯克等地区。
这还是地面战场,双方的无人机和导弹,更将袭击目标不断推进到对方的战略后方。
对俄罗斯和普京来说,外国正规军大规模袭击俄本土,这还是二战以来第一次。毫无疑问,这是奇耻大辱。
对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来说,进攻大大振奋了乌军的士气,只是前线遭受的重大损失,不用多想,他们肯定也很焦虑。
每一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但每一天,都会有大批人再也看不到新的黎明。
算起来,这场战火,从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爆发,2024年奥运会结束后,又进入新的高潮。
900多天过去了,应该已经有数十万人,葬身在了战场。战况很惨烈,接下来的900天,又会轮到哪些可怜的人?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