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这是铁了心要与华“绑定”了?这边朔尔茨当局刚发布对华战略,高喊着要“去风险化”,那边德国企业就跟着唱反调不干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总额高达73亿欧元。看来德国企业没有理会其权力机构的口号,执意要在华深耕。
你以为这只是个例?想简单了。这背后是德国企业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大众、宝马这些汽车巨头纷纷加码在华市场,投资建厂、扩大生产,摆明了是不愿意盲目听从其权力机构的“保护策略”,而放弃在华市场。
有人说德国企业这是在“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太冒险了。但实际上,精明的德国企业早就把风险考虑周全了,疫情和苏伊士运河危机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德国企业也深受其害。为了避免再次陷入困境,他们决定直接在华本土生产,打造更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
更重要的是对德国企业来说,在华市场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这里不仅有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还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高效的生产效率。与其舍近求远,去东南亚那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配套不太健全的地方折腾,还不如在华踏踏实实地深耕下去来得实在。
说白了德国企业心里跟明镜似的,在华市场就像块“肥肉”一样,谁都想咬一口,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就算听了德国政客的话,他们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实际好处,所以说还不如跟着市场走,这或许才是更符合企业利益的选择。
面对德国企业的“执迷不悟”,德国当局估计也很头疼。一边是所谓的“政策正确”的压力,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德国当局究竟该如何抉择?这场“拉锯战”的结果,或许将一定程度决定德国的未来命运。
其实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似火”,也印证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华市场的吸引力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靠几句口号就能抹杀的。那些妄图“脱钩断链”的国家,最终大概率还是会自食恶果。
德国经济研究所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说得更直白,德国经济对华的依赖是存在系统性的,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说到底德国企业心里也是门儿清,在华市场这块“香饽饽”可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德国商会今年初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中美竞争加剧、地缘博弈风险上升,但超过九成的在华德企依然选择留在中国,而且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未来两年继续增加在华投资。
就连德国央行去年也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试图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华依赖的德国企业,非但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因为成本上升而叫苦不迭。
说白了德国企业不是傻子,他们在商言商,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在华市场潜力大而且机会多多,德国企业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当然德国企业也不是对风险视而不见,为了应对在华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他们也在不断调整战略,从过去单纯的“在华制造”,转向“为华制造”,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大众汽车,计划投资25亿欧元扩建其位于安徽合肥的生产和创新中心,宝马也计划投资25亿欧元扩建在沈阳的生产基地。这些大手笔的投资,都表明了德国企业对在华市场的信心。
美国荣鼎集团的分析师也看好德国对华投资的前景,他们预计今年德国对华投资的“强劲势头”还将持续下去,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汽车制造商对在华市场的持续投入。
德国企业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件事,就是对华实行“去风险化”说的容易,到实现起来十分困难。相反,那些积极拥抱在华市场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德国企业的选择,其实也从侧面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那就是与其盲目跟风“脱钩断链”,不如顺应时代潮流。
其实这也能看出我们的祖国确实强大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西方国家,如今也不得不放下姿态跟着我们的节奏走。这种“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状态,太提气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