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首先是要去看一看,看看非洲是什么样的,才能增强对非洲的信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继森说。
3月28日,由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共同举办的“制造业与全球化”南方制造业企业家(深圳工业展)春季论坛在2024ITES深圳工业展上举行。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为此次论坛提供实时录音转写成文字稿,并自动整理成会议纪要。
刘继森在论坛上带来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合作机会与风险》主旨分享。他指出,非洲人口与中国相近,面积约合三个中国,资源丰富,机遇颇多,“我们有能力、有资本、有技术、有紧迫性,需要走进非洲帮助非洲发展。”
刘继森
非洲需要绿色崛起
“‘一带一路’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在向西边走,总结起来是‘五通’。”刘继森表示,“五通”指的是贸易畅通、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比如设施联通,我们要帮发展中国家修高铁、建机场码头;西非靠大西洋的不少码头、港口就是‘中字头’企业建设的。”刘继森认为,最难的其实是“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和非洲人做生意,一旦认定你是兄弟,就不愿再更换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的内涵在不断地扩大,机遇就凸显出来了。”刘继森认为,如今“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了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和冰上丝绸之路等多重路径。
其中在“数字丝绸之路”上,他举例指出,在非洲获得巨大成功的传音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是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传音的大数据,可以把要买产品的用户画像提炼出来,包括年龄、性格、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等。”
而对于“绿色丝绸之路”,刘继森表示,非洲对环境的要求已经提升。“非洲需要绿色崛起,而非传统工业化老路,我们有非常成熟的环保体系,从装备到技术。”他指出,一定要去了解非洲现在需要的产业和环保理念。
“我非常看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机制的趋势和前景。”刘继森认为,只要在变乱交织的世界格局中保持定力,让“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相信“一带一路”必将行稳致远。
“九大工程”寻找新机遇
那么,为什么非洲值得关注?在刘继森看来,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各个维度来解析。
例如在政治上和国际关系上,中非传统友谊深厚,非洲是中国值得依靠的好伙伴、好兄弟。而在经济层面,当国内劳动力成本不再便宜,非洲便成为“出海”的优选项,而非洲和中国的产业有非常大的互补性。
刘继森列举了华坚集团创始人张华荣在非洲创业的案例,指出张华荣把鞋厂搬到埃塞俄比亚,并在当地雇用了数千名工人,这与华坚在东莞总部相比,用工成本大大下降。“东莞产品要卖到美国去的,会受到贸易关税影响,所以他比较早决定去非洲。”
如今,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刘继森认为,在双循环的格局之下,企业“出海”非洲,要把东西卖到非洲去,同时要把非洲好的东西引进来。
“中国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对原材料的需求依赖性是很强的,尤其是矿产资源。”刘继森认为,应当思考如何依托非洲资源优势,把非洲的资源转化成财富,“这些是非洲人很欢迎的。”
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提出了包括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在内的“九项工程”。刘继森认为,“九项工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机遇机会,值得所有企业关注。
比如健康工程就涉及医疗耗材、连锁药店、医护培训等机遇,减贫惠农可以和非洲大量农业国因地制宜推进工业化相关联,用全产业链的概念带动农业企业抱团出海。
“如何把握机遇?首先是要走出去,走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然后是走上去,融入非洲大陆。”刘继森说。
南方+记者葛政涵郜小平
[作者]葛政涵;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