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7岁的老头子竟然还在拍戏?不得不说,真是个"顽固分子"!
这就是著名老戏骨雷恪生先生。在演艺圈混迹数十载,可他对表演的那份初心仿佛从未消减半分。尽管年事已高,身体早已力不从心,只要一提起拍戏,他那双眼睛依旧熠熠生辉。
"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父亲当年特意给我取了个'恪'字,希望我能恪守本分、孜孜不倦。"雷恪生自嘲地说,"谁成想到现在我还在'不务正业'当着演员呢!"
起步艰难 成名曲折
雷恪生自小就对表演情有独钟,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后,全身心投入到舞台剧的学习中。由于长相实在平平,戏剧系的老师们对他颇有微词。一位老师直言不讳:"你就是个小丑,将来也难出头。"
毕业后,雷恪生一度在小剧团里东打西撞,期间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直到他在话剧《鉴真东渡》中出色地塑造了鉴真这个角色,才算打开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扇大门。15年后,电影《阿Q正传》让雷恪生彻底成名。
他出人意料地将阿Q一角诠释得活灵活现,赢得无数观众的喝彩。从那时起,他的事业算是正式步入了正轨。就在雷恪生刚尝到成功滋味时,命运却为他开了一个重重的玩笑。
妻子患重病离世,他不仅要独自扛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还得偿还一大笔债务。一时间,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几乎将他压垮。
转折来临 戏路越来越宽
在雷恪生最困顿的时候,一位好友相中了他,并把他介绍给了一位单身的中学老师。这位老师名叫李凤英,当时已年过四旬,也曾嫁人后不久就失去了爱人。
"其实我们两个都曾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期,彼此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精神寄托。"现年87岁的李凤英回忆说,"我看到了雷恪生对艺术事业的那份执着,也看到了他为人正直善良的品性。于是,我们就凭着一腔热血相互取暖、共度晚年。"
就这样,51岁的雷恪生再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李凤英不但没有嫌弃他背负的重担,反而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帮助他还清了债务。有了妻子的支持,雷恪生才得以专心拍戏,事业也渐入佳境。
53岁那年,他与宋丹丹合作的小品《懒汉相亲》广受好评,从而打响了在影视圈的知名度。此后,他陆续出演了《大宅门》、《重案六组》等热门剧集,可谓是越活越红火。
"其实,每个人都是小角色,关键是演好了就是大角色。"雷恪生常常这样说。确实,不管是喜剧、悲剧还是反派角色,只要由他来扮演,必然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像《阿Q正传》中的阿Q、《重症病房》中的癌症患者等角色,就让人过目难忘。
晚年寥寥 颇有遗憾
雷恪生的一生就是为了表演而活的。即便如今已87高龄,他依然每年都会接一两个剧组的戏约。他常说,等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时就会退休。雷恪生也颇有些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和妻子李凤英的两个孩子都选择了不生育,成了"丁克一族"。
"我太爱小孩子了,无论是在戏里还是现实中,我总希望能多一些孩子陪伴左右。"87岁的雷恪生说,"儿女不愿意生育,我唯有每年资助几个贫困学生,也算是间接实现了我的愿望吧。"
采访结束后,我们听到雷恪生在向工作人员打趣:"下次再来采访的时候,我说不定就跑去拍戏了呢!"他那饱经沧桑却依然朝气蓬勃的嗓音,恰如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曲折离奇、不平坦,但始终未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这位老戏骨的精神,令人敬佩。活到87岁的雷恪生,虽已是个"老古董",但对艺术的热爱一点未衰。工作人员打趣说,等不了多久,这位顽固分子就要"人去戏未去"了。
果不其然,仅过了几个月,雷恪生便接下了一部新戏的戏约。这一次,他将在剧中饰演一位脾气暴躁、嗜酒如命的老头儿。导演为了增加戏份的真实感,专门在剧组里安排了几个演员,时不时就来"惹祸"激怒雷恪生。
一开始,虽然知道这只是导演的"阴谋"但雷恪生还是很快被"惹翻"了。他那本就嗓门洪亮的嗓子,在剧组大吼大叫个不停,把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直到有人提醒他年纪太大了别太操劳,这位87岁的"暴躁老头"才恍然醒悟过来。
雷恪生说得一点没错。正是因为他对表演事业的执着,才让他在87高龄还能活跃在影视圈,被誉为"永不停摆的钟摆"。久攻不下的,还是家里那位"贤内助"李凤英老师。
李老师自打和雷恪生结婚后,就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不但帮助他还清了当年的高额债务,还为他操持家务、洗衣做饭,让他能安心拍戏。可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老师的身体也越发吃不消了。
有一年,雷恪生在外地拍戏时,李老师不小心在家里摔了一跤,还好只是扭伤了脚腕,无大碍。这件事让雷恪生万分内疚,他觉得是自己太任性了,整天拍戏不在家,造成妻子的遭遇。从那以后,每当李老师的身体稍有不适,雷恪生就会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奔回家里侍奉妻子。
有时候剧组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现在是"妻管严"了。雷恪生哈哈大笑,自嘲说是"被妻子管住了"。其实,雷恪生深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妻子李凤英的支持与包容。正如他常说的:"一个演员能否事业有成,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外,更多的还得靠家人的体谅与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