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4日),上海书展迎来了她的第20个“如期而至”。
一件小事坚持20年,可以变成大事。
一件大事持续20年,就成了盛事,成了值得反复被书写的故事。
上海书展就是如此。她是业内人士跨山越海为之奔赴的大事,是一座城为天下爱书人倾力打造的文化盛事,更是书与人相遇牵绊的动人故事。
城市里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上海书展最动人的故事永远与爱有关。
“作为一个爱书人,20年里,从虹桥世贸中心,到静安中苏友好大厦,无论是高温、台风、暴雨,还是‘疫情’,一届不缺,甚至在2019年,还利用公休,7天泡在书展里,来了个全勤。”上海媒体寻找上海书展20年“全勤”读者的消息发出后,一位名叫俞亮富的老先生讲述了他的故事。今年他已经买了七天的票,真是“全勤中的全勤”。
自从2017年大学毕业后来沪工作,李奎没有错过任何一次上海书展,今年更是为书展绘制了百米长卷,还成了自发的书展“义工”,发出攻略,为其他读者答疑解惑。
20年前,3岁的上海小囡陈智芸被父亲带进了首届书展,20年后,“我拉着他逛我感兴趣的展位。”
动人的故事太多太多,很难不为之感动,也不禁发出喟叹:上海书展到底有什么魔力!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把读者与书展比喻约会,那这个约会一定满是细节、处处用心、总有惊喜,上海书展就是读者心中的“完美对象”。
这样的“完美”是秉持“为好书找到读者,让读者成为主角”的初心理念,也是背后出版方、平台搭建方无数工作人员的专业、尽责,以及在此之上的热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贺群星说:“当读者真诚地告诉你他的阅读喜好和参展体验,那一刻,出版人的心也变得清澈透亮起来。”如果只关注销量,出版人不会有此感觉。
上海市委宣传部协调处一级主任科员温富成参与了16届书展工作,他对书展永远的记忆是“生煎馒头”。
“那时候,基本上只要加班,生煎馒头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弥漫着诱人香气的生煎馒头,轻咬一口,所有的疲惫感一扫而光,团队精神瞬间提升一个档次,加班劲头就更足了。虽然后来加班餐的选择更丰富了,但是每届书展第一天加班基本上都会点生煎馒头,这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感,也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2020年,因为书展主办机构改革,引入了更专业的公司承办上海书展,加班少了,生煎馒头也就“逐渐退出”了,但生煎馒头成为了温富成他们难以磨灭的书展记忆。
不仅如此,生煎馒头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上海书展20年无改初心、不断进化的象征,可以被视为上海书展能够成为“服务全国的文化大平台”的解码器。
生煎馒头是关于热爱的故事。的确,专业和尽责能换来成功,但只有热爱才能换来热爱。
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热爱她的人民,为人民精心打造了这场文化盛事,读者、展商、平台方多向奔赴,共同呵护这个看不到尾声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足够浪漫,这样的热爱足够纯粹,你不想加入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