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陈丽娜
一季度,港股IPO市场热闹非凡。
据港交所官网,2023年一季度共有53家企业递表申请IPO,而今年一季度增至65家,同比增长22.64%。
通过梳理一季度港股IPO排队情况不难发现,A股审核趋严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谋求“A”转“H”。
今年一季度递表港股的企业中,曾计划登陆A股未果的企业就有9家,相比去年的3家增长明显,占港股排队数量的十分之一。
整体来看,港股排队的企业中哪些行业分布最多?该季度内上市企业数量是否同比增加?是否有超募的企业……本报告将一一解答。
88家企业排队中,软件行业最多
根据Wind数据,今年1—3月,港股共有3家企业的申请状态显示为“被发回”,2家企业“聆讯通过”,9家企业“没有进展”。对比去年同期,“没有进展”的企业有10家,今年一季度同比少一家。
一般而言,若IPO企业的审核状态显示为“没有进展”,即表明该企业递交的资料失效,或该企业撤回,或被港交所拒绝。而“失效”则意味着该企业本次IPO流程已不会继续,如果企业方面还有继续上市需求,则需重新递交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没有进展”的企业中,不乏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梦金园黄金珠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明星公司。
那么,有多少家企业仍在排队等待IPO呢?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3月31日,港股共有88家企业的申请状态显示为“处理中”。
在这88家排队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申请登陆创业板,其余86家均为申请主板上市。
在排队企业中,一家名为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下称“地平线”)的内地企业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据悉,地平线为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在2022年11月的D轮融资后,地平线的投后估值达到了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8亿元)。
3月26日,地平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递表企业中估值最高的企业。同时,地平线将与另一个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争抢港交所“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
从行业分布来看,根据Wind行业分类,88家排队企业中,软件与服务行业拔得头筹,有25家;并列第二的是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和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各有10家。此外,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有5家,材料和房地产行业各有4家,食品、饮料与烟草和资本货物行业各有3家。
以此看来,技术型公司依然是港股的IPO主力,医疗、医药行业的上市热情不容忽视。
12家企业顺利上市,平均募资额同比增长
在上市方面,相比去年同期的18家,港股今年一季度上市企业数量有所下降。根据Wind数据,以上市日为基准,今年一季度港股共有12家企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均为主板企业。
根据Wind行业分类,上市企业中,同样是软件与服务行业的占比最大,共有4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占今年一季度整体上市数量的三分之一。
12家上市企业中,来自内地的企业有5家,占比约四成,5家企业分别为连连数字(02598.HK)、荃信生物(02509.HK)、经纬天地(02477.HK)、美中嘉和(02453.HK)、速腾聚创(02498.HK)。
从募资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港股上市的12家企业,预计募资总额为45.84亿港元,预计募资均值为3.82亿港元。而从实际情况来看,12家企业实际的募资总额为37.37亿元,实际募资额均值为3.11亿港元。12家企业中,无超募的情况。
从个股来看,速腾聚创的实际募资额最高,为8.77亿港元;其次是米高集团(09879.HK),实际募得8.63亿元。排名第三的是连连数字,实际募得5.48亿港元。募资额最低的为富景中国控股(02497.HK),实际仅募得0.48亿港元。
去年同期,港股共有18家企业上市,预计募资总额为66.6亿港元,预计募资额均值为3.7亿港元;实际募资额为48.27亿港元,实际募资额均值为2.68亿港元。其中,亿华通实际募资额最高(02402.HK),实际募得9.82亿港元。
对比发现,受上市企业数量减少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港股的上市企业募资总额有所下降。此外,个股最高实际募资额也有所减少。但同时,实际募资额均值有所提升,同比增加了0.43亿港元。
“A”转“H”递表量同比明显增加
今年3月15日,证监会连发四文提振投资者信心,涉及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等相关内容。同时也体现证监会监管新思路,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即“两强两严”。
A股IPO审核趋严的局势下,不少企业开始转向港股谋求上市,今年港股也迎来“A”转“H”递表热。
根据港交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时代商学院发现,2023年全年中,向港交所递表的内地企业有12家曾申请登陆A股未果。截至今年3月31日,这12家企业中,有3家已顺利登陆港股,3家显示没有进展,6家仍在排队。
以递表时间为基准,去年一季度内,曾向A股递表未能实现上市的企业中,有3家转向港股递表,分别为普乐师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和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而今年一季度,向港股递表的企业中,有9家曾在A股谋求上市未果,目前显示“处理中”,占排队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9家企业中,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美医疗”)曾申请登陆A股科创板,并被市场看好冲击医药SaaS第一股。然而2023年3月,太美医疗因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放缓、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率高、SaaS产品收入占比较低等上会被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拟“A”转“H”的递表企业中,除了太美医疗外,还有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派格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趣致集团等共计6家企业,此前均为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占今年一季度递表“A”转“H”企业数的三分之二。
其余递表的企业中,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梦金园黄金珠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树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则均为申请A股主板上市。
总的来说,今年从A股“折戟”后转战港股上市的企业明显增加,尤其是科创板的企业。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将目光投向港股,而这些企业能否顺利通过聆讯,时代商学院将保持关注。
参考资料:
1.《港交所审核项目动态》.港交所官网
2.《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证监会
(全文2680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