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价格持续下跌, 多家乳企预亏高达上亿元

新浪财经2024-08-13 10:57:01  84

近几年来,乳企们的发展境况可以用“坎坷多舛”来形容。

具体而言,它们不仅要面对消费市场的疲软,还要应对减量竞争的加剧。此外,一轮轮提质的国标大考也带来不小的压力。现如今,又出现了原奶(也称“生鲜乳”)价格与成本之间的严重倒挂现象,更被业界广泛视为“自2008年以来,奶业面临最大挑战!”

原奶成本和售价出现倒挂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8月的第一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21元/公斤,同比下跌14.4%。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5月奶价跌至3.34元/公斤,公斤奶利润首次为负,行业亏损面超过80%。这是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奶价和成本出现的首次倒挂。

但事实上,生鲜乳价格早在前两年便已走上了下坡路。据了解,2021年-2024年6月,生鲜乳的年均价从4.29元/kg,降至4.16元/kg,随后又继续下滑至3.84元/kg和3.39元/kg。而造成生鲜乳价格下行的原因,主要是“供过于求”。

众所周知,乳制品行业已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乳制品企业有654家。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大乳企为了拉开差异化优势、应对国家提质要求,以及匹配发展需要,掀起了一阵奶源基地布局热潮。

截至8月6日,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一个手握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一个拥有中地乳业、WestlandDairy和优然牧业等,牧场数量高达上百座。而越秀辉山也有78座自营牧场,光明、新希望乳业等亦在此布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牧场在建中,如:甘肃菊乐牧业万头奶牛有机牧场、宁安万头奶牛生态牧场等。

基于此,我国的存栏量、奶产量也随之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牛、羊数量分别为10508.51万头、32232.58万头,对比2021年全国的牛、羊数量分别增加了691.26万头和263.26万头。由于并未公布羊奶产量,那么单从牛奶产量来看,2023年达到4196.65万吨,较2021年增长513.95万吨。

然而,乳企们忙的火热,但大众的消费热情并不高。尽管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国家层面也大力倡导提高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但2023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3公斤,仅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22.6%至37.7%。

显然,生鲜乳的价格在近期难以出现止跌迹象。

奶源企业纷纷预亏,金额达上亿元

在生鲜乳产能过剩,价格跌跌不休下,也让以“销售原料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经历着“凛冽寒冬”。而这也清晰地体现在它们的财报之中,纵观澳亚集团、中国圣牧、庄园牧场等多家上市乳企的成绩单,几乎都不太乐观。

根据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庄园牧场的归母净亏损为7000万元-9500万元。对于这一表现,其官方给出三点原因:1.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放缓;2.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整体成本上升及毛利下降幅度较大。而在今年一季度,庄园牧场的归母净亏损就已达4462.77万元。从目前来看,亏损还在继续。

处于同样境况的,还有澳亚集团。上半年,其综合亏损净额预计为6亿元-7亿元。而原因在于,原料奶及肉牛的平均售价,相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约16%及17%,导致其他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变动的亏损,约在5.5亿元-6.5亿元。

同为难兄难弟的中国圣牧,预计上半年净亏损为1.3亿元-1.5亿元。原因与澳亚集团相似,也是受国内原料奶供需失衡影响,导致售量增长及运营成本降低,也难以抵消原奶价格下降对毛利额的影响。与此同时,主动退役低效牛只数量增加,但肉牛市场价格低迷,进一步加深了亏损情况。

除此之外,今年第一季度西部牧业就出现双线下滑:总营收2.36亿元,同比减少16.23%;归母净亏损426.77万元,同比扩大296.01%。而原生态牧业、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在2023年就陷入亏损中,分别为3.40亿元、10.50亿元、1.75亿元。

这些大企业尚且如此,小散户的日子难过更不用多说。据了解,由于奶价太低,加上乳企不断限收或合同到期不再续约,中小社会牧场已有大批出局。*

乳企自救:去产能、走定制、抢占新品类

目前,部分牧场已采用减少后备牛的饲养比例、淘汰不盈利的奶牛等方式降本求生。据李胜利透露:3月份去产能至今,全国每天消减近4500吨原奶,合计15万头泌乳牛。另外,他还指出,部分乳企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亏本喷粉。

尽管乳企已密集部署多种策略以调解生鲜乳供过于求的局面,但可想而知这一问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在此背景下,乳企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于灵活应对市场挑战,确保自己能够“活下来”。

为此,有部分乳企与盒马、山姆等门店合作,大力加码于“定制化乳制品”。例如,山姆自有品牌鲜奶和有机鲜奶分别来自蒙牛和蒙牛旗下的中国圣牧;盒马自有品牌鲜奶则来自于新希望乳业的琴牌、有机鲜奶则来自于农垦系统的华山牧乳业。同时,相较于乳企的同类产品,它们的价格要更低。*

另外,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还提出:奶酪原料消耗稳定,有助于解决原奶季节性过剩问题,对乳制品的生产加工起到“蓄水池”作用。且奶酪的附加价值高,开拓奶酪市场是解决上游奶源过剩的新思路。

随着品质育儿消费观的形成,奶酪便成了乳企寻求新增量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支点。根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高达128亿元,需求量从2016年的15.39万吨增长至35.06万吨。

而在国家层面,除却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倡导外,今年还发布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其中,特别提到了“鼓励用生鲜乳生产液态奶”。

近年来,鲜奶作为液态乳制品的一种,以天然、新鲜、营养丰富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9%。目前,新希望乳业、光明、蒙牛、伊利等都在押注这一细分品类谋增长。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并非仅仅依赖于其优势环节的强大,而是更在于其能否有效应对并改进自身的薄弱环节。尽管“奶荒涨价-养殖补栏-原奶过剩-倒奶杀牛”的恶性循环现象正在上演,但母婴人应当不断自我进化适应新环境,才能在危机中孕育新机。

参考信息:*栾立,第一财经,《牛奶收购价连续27个月同比下跌,行业复苏进程面临推迟》、《原奶去库存压力倒逼,乳企博弈商超自有品牌渠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4588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