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自从六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了首个开发者版本以来,我便在我的iPhone15ProMax上开始试用iOS18。笔者发现,iOS18包含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特性。
对于外界来说,iOS18目前可能看起来还不算完全成熟的产品,因为一些最令人期待的新功能尚未正式亮相。
深色图标
多年来,苹果一直在逐步为iPhone引入新功能,以帮助设备根据一天中的时间和周围环境调整屏幕显示。比如,TrueTone可以根据环境光照条件自动调节屏幕色调,而NightShift则能在天黑后自动增加屏幕的暖色调,让眼睛在夜间使用时更加舒适。
但在iOS18中,苹果终于对应用图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引入了图标深色模式。这意味着当白天转换为夜晚时,应用图标的背景会自动调整为更深的色调。作为一名每天至少有一半时间盯着屏幕的用户,我认为这是一个苹果早就应该实现的重要变化。
苹果还简化了更改应用图标颜色的过程,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心情来调整图标颜色。我个人对此不太感冒,因为我觉得这可能会减弱每个应用图标的独特性。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了一个新的吸管工具,它可以从现有背景中提取颜色并应用于图标。这个工具让颜色搭配的可能性更大,尽管我可能也不会经常使用它。
此外,苹果还实现了通过简单点击即可让应用和小部件看起来更大的功能。这一变化在iPad的大屏幕上更为明显,但在iPhone上也同样出色。现在,我们可以将应用独立放置,而非按照传统的排列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小细节。
iOS18测试版还带来了动态壁纸功能。这些壁纸会根据一天中的时间变化而自动调整颜色,从早晨的明亮色调过渡到晚间的柔和色调。尽管目前测试版中的壁纸看起来都很相似,只有主题色的不同,如果你不喜欢整体风格可能会感到失望。不过,这是一个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步骤,希望在今年秋天可以看到更多为iPhone16专门设计的动态壁纸,进一步提升这一新功能的魅力。
苹果还值得表扬的是,它让扩大应用和小部件的操作变得更加简便。这一功能在iPad的大屏上显得尤为出色,但即使是在iPhone上也表现得相当不错。此外,现在可以将应用相互分开放置,而不再强制按顺序排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改进。
iOS18中还有一个新的主屏幕自定义功能,那就是锁定和隐藏应用的能力。这是一项很棒的功能,但我怀疑大多数用户是否会频繁使用它,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应用程序的隔离功能一样。
密码APP
多年来,苹果一直在逐步为旗下的设备增添实用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在即将推出的iPadOS18中,苹果将首次为iPad加入官方的计算器应用程序。与此同时,苹果还在开发一款全新的官方密码管理应用程序,这款应用将会在iPadOS18、iOS18以及macOS15Sequoia中推出,并且在iPhone上的设计非常出色。
这款密码管理应用程序具备所有预期的功能,包括保存密码、密钥、Wi-Fi密码等重要信息。它还提供了自动填充功能,使得在不同应用之间共享信息变得简单快捷。此外,该应用还提供了灵活的信息组织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字母顺序、最近创建的时间或是其他自定义条件来查看和管理密码信息。
苹果一直在致力于改进密码管理功能,并努力让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设备间保存和使用身份验证工具变得更加容易。随着这款官方密码管理应用程序的即将发布,一些人担心像1Password这样的第三方解决方案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它们可能会被苹果的原生应用所取代。然而,这也可能促使这些第三方开发者进一步提升其产品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无论如何,看到苹果正式推出Passwords应用程序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这款应用几乎可以肯定将成为我在iOS18中第二喜爱的功能。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和安全的密码管理方案,还进一步增强了苹果生态系统内的安全性。
多年来,苹果一直注重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而Passwords应用程序的出现无疑是这一理念的延续。对于那些长期以来依赖第三方密码管理工具的用户来说,苹果的这一举动可能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转向一个更加整合且安全的解决方案。而对于那些还没有使用密码管理工具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开始使用的好时机。
还得等等
现在已经进入了8月初,这意味着iOS18的开发者预览版和公测版都已经变得更加稳定和完善。鉴于这一进展,我建议普通用户考虑至少升级到iOS18的公测版,特别是如果你拥有一部iPhone15Pro的话。目前,一些AppleIntelligence的新功能仍然只面向开发者测试版用户开放,但这些功能预计很快就会推广到公测版用户中。
尽管如此,iOS18目前并不是一次革命性的更新。不过,随着AppleIntelligence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并且更多相关功能逐渐解锁,这一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