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郎平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她几乎招进了现在中国女排的大部分队员,除了吴梦洁和庄宇珊。
这番话引发了很多讨论。
的确,郎平对中国女排的贡献不容忽视,她挑选和培养球员的眼光独具慧眼。
她在选人时,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球员必须在国青队或国少队表现突出,或在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或者符合她的战术体系。
这种做法让她成功地发现了像朱婷和袁心玥这样的潜力球员。
郎平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的选人眼光,更在于她如何使用这些球员,特别是那些老将。
她的智慧和耐心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魏秋月和颜妮这两位老将,她们在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状态都并非顶尖。
魏秋月曾面临退役的压力,颜妮也一度被认为难以重返国家队。
然而,郎平却没有轻易放弃她们。
想象一下,面对即将告别赛场的魏秋月,郎平看到的并不是她的短期状态,而是她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潜力。
她决定继续信任魏秋月,给她机会,让她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不仅是对魏秋月的一种支持,也显示了郎平的远见。
她知道,魏秋月在关键时刻能够稳定军心,发挥重要作用。
她给了魏秋月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结果,魏秋月在之后的比赛中表现出色,为球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颜妮的情况也类似。
当时她的状态并不在最佳水平,很多人已经认为她的职业生涯可能进入尾声。
郎平却坚持让她参与比赛,并在战术上给予她支持。
颜妮在赛场上的表现证明了郎平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在比赛中展现了惊人的实力,不仅帮助球队获得胜利,还获得了世锦赛和世界杯的最佳球员称号。
郎平的这一做法,不仅帮助颜妮实现了奥运金牌的梦想,也提升了整个球队的实力。
郎平的执教风格就是这样,她能够看到球员们的潜力和价值,不管他们的状态如何。
她不拘泥于眼前的表现,而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激发球员们的潜力。
她知道如何在球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和信任,从而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佳水平。
她不仅关注球员的当下表现,还会深挖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中国女排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郎平不仅帮助了老将重返巅峰,还带领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她的做法不仅让球员们感受到教练的信任,也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实力。
她让大家明白,只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机会,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接近职业生涯末期的球员,也能继续为球队做出重要贡献。
郎平的这种执教风格,使她在排球界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尊敬。
有网友评论说郎平的话真的是没错。
大家都知道,郎平眼光独到,当时她招进国家队的朱婷等人确实是慧眼识珠的结果。
尤其是袁心玥的故事,就更能说明郎平的独到之处。
那时候袁心玥在八一队不过是第四替补,完全没得到主教练的重视。
郎平却亲自把她招进了国家队,这种果敢和远见不是一般教练能做到的。
设想一下,袁心玥那个时候还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作为第四替补,她还远未被大家关注。
可郎平却看到了她身上的潜力。
郎平可能在训练中发现了她的优秀表现,或者在比赛中看到她的闪光点。
不管怎样,郎平当时的决定显然非常果断和有远见。
她没有被当时的表面表现所困扰,而是看到了袁心玥在未来的可能性。
当袁心玥被提拔到国家队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冒险的决定,但郎平却从容不迫。
她可能在心里早已看到袁心玥能够成为球队的重要一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袁心玥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郎平的信任。
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球员,为国家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对而言,蔡斌的选人风格和郎平大相径庭。
蔡斌在当时可能并没有给这些年轻球员足够的机会,或者根本没有将他们纳入考虑范围。
这样的做法无疑错失了很多潜在的优秀球员。
蔡斌的策略可能更多是依赖于已经稳定的老将,缺乏对新人的大胆尝试和培养。
从这点来看,郎平的做法确实显得格局更大。
她愿意冒险,愿意相信年轻球员的潜力,即使这些球员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
她的成功不仅在于她能够识别出这些球员的潜力,更在于她敢于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在国家队中发挥作用。
这种风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两位教练的差距,也影响了球队的发展和表现。
所以说,当网友评论郎平的话时,大家都认同她的眼光和决策。
郎平对球员的发掘和培养,不仅让很多年轻球员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让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种前瞻性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的确是蔡斌等其他教练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现在的主教练蔡斌常常受到批评,说他过于依赖老将,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显得有些保守。
相比于前任郎平的执教风格,蔡斌的做法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蔡斌的选人策略更倾向于稳定,他倾向于保持已经形成的主力阵容。
这样做可能是出于对现有球员表现的信任,但同时也限制了对年轻球员的培养。
在蔡斌的指导下,从2022年开始的比赛中,球队的核心阵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上都是依赖7名主力球员。
这种做法让队伍的板凳深度显得相当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比赛中,缺乏替补球员的支援使得主力球员的负担加重,影响了整体的表现和战术灵活性。
想象一下,蔡斌的决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队员的状态如何?是否有足够的替补来应对伤病或状态波动?这时他可能选择继续使用熟悉的主力队员,以确保战术的稳定。
然而,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就是年轻球员得不到足够的上场机会,也无法在实战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样一来,当主力球员因为伤病或状态不佳需要替补的时候,年轻球员可能无法迅速适应高水平的比赛节奏,从而影响到整体战斗力。
和蔡斌的策略相比,郎平的做法则显得更具前瞻性。
郎平在选人时非常注重发掘年轻球员的潜力,她会根据球员的表现和潜力做出大胆的决定。
她会在训练中观察年轻球员,挑选那些有潜力的选手,并在实际比赛中给予他们机会。
郎平的策略不仅让年轻球员在实战中得到成长,还帮助球队在比赛中保持了战术的多样性和活力。
郎平的成功就在于她能够大胆尝试,把年轻球员放到关键的位置上,让他们在压力下成长。
她的做法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些风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培养年轻球员的策略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年轻球员通过不断的实战经验,能够更快地适应高水平的比赛,并且为球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和深度。
相比之下,蔡斌的保守策略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维持一定的稳定,但也可能限制了球队的长远发展。
没有足够的年轻球员得到锻炼,一旦主力球员出现问题,球队的整体实力也会受到影响。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除了依赖经验丰富的老将,还需要为年轻球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成长。
这不仅能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还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对比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教练风格。
郎平善于挖掘和培养新人,即使球员一开始不够成熟,她也愿意给他们机会。
蔡斌的风格则更为保守,可能错过了许多培养年轻球员的机会。
当前中国女排的表现与教练的风格密切相关。
郎平在教练生涯中的成功证明了她对年轻球员的培养和使用的有效性,而蔡斌则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反思和调整。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看法,期待与大家的讨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