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方对日水产“禁令”,岸田政府似乎难以承受压力,试图逼迫中方撤销反制,并在关键时刻,日本派遣官员前往中国进行面谈。那么,日方的这些举动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中日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近期,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其他食品出口额四年来首次下降,同比降低1.8%,总出口额为7013亿日元。其中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骤降43.8%,仅为784亿日元,海鲜出口额更是“断崖式”下跌92.3%,仅为35亿日元。
外媒报道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实施了禁令。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公告,自2023年8月24日起,中国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这一禁令主要是由于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食品安全担忧。
要知道,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问题,已成为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争端。日本广播协会分析称,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让日本遭受了经济损失。例如,去年同期日本对中国的扇贝出口额为223亿日元,而今年则为零。尽管日本尝试让越南代替中国成为扇贝加工地,使日本对越南的扇贝出口额增长了7.9倍,但仍无法弥补整体产业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寻求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取消对日相关进口禁令。然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坚定,多次强烈谴责日本单方面进行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中国外长王毅在近日与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会面时强调,核污水排海事关人类健康、海洋环境和国际公共利益。
王毅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长期的国际监测机制,确保中方等利益攸关方全面有效参与。这表明中国不仅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高度重视,还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确保此类事件的透明和安全。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日前再次强调,中方反对日本单方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没有变化。毛宁表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绝非日本一国之私事。日方在未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监测安排有效性等关切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将潜在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极其不负责任。
在面对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国内经济压力的双重夹击下,日本决定派高级官员来华进行面谈,以期通过双边对话缓和局势。据日本共同社8月8日报道,日本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等人,将于8月27日至30日访问中国,计划前往北京和深圳进行会谈。
有分析指出,这一行动表明,日本已经认识到,继续单方面行动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与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通过派遣高级别官员进行面谈,日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让中方满意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进一步的经济损失。
尽管中日两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但双方都有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总的来说,日本在访问中国期间,是否能成功说服中方撤销禁令,仍有待观察。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面谈都是中日两国在经济和环境争端中的一次重要对话,极有可能会对未来的双边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2317.html